第一章(第4/18页)

“等他自己转正了再说吧,以后还有机会嘛!”田蓉可不想给男朋友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添乱,何况在国贸吃饭,那得花多少钱啊!“对了,小范还让我问你呢,上次你跟他那个哥们吃完饭,什么想法啊?人家对你还挺上心的呢。”

“哥们儿,不是哥们!”谢晓丹抢白闺蜜的羊肉味口音,“什么想法,就先聊着呗……看你们两口子操的这心,介绍完就完了吧,还要管售后服务,你们又没收中介费,不嫌累啊!”

“哎,我们当然得操心了,那是小范最好的……”田蓉顿了顿,慢条斯理地跳过了这个她念不准的词,“朋友,你要好,就跟人家好好谈,别又像前几个,莫名其妙就分手了,回头把人家伤了,我们多不好意思。”

“说实话吧,那男生我真有点没看上,一个学计算机的,跑到上地那么齁远的地儿一个小破公司当码农,没黑没白地加班也挣不了几个钱,长得吧还正经凑合,可穿得那叫一个邋遢,身上都有味儿了,说话也特无趣……哪像你们小范啊,去了洋律所,西装一穿,精神抖擞的,钱挣得多不说,见识也宽啊!所以啊田蓉,你就好好珍惜小范吧,早看出他这么有出息,当年和他们寝室联谊的时候,我就先下手啦!”

话虽然露骨,到底还是中听的,田蓉抿嘴一乐,端着饭盒张罗大家去食堂了。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而言,找工作是大学四年里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比毕业论文严肃多了。翻过年,2006年的春天在离愁别绪的渲染下,很快走到了尾声,笼罩着工商大学2002级学生们的,除了临别的伤感,还有对未知的明天的忐忑。

谢晓丹算是其中颇为从容潇洒的一个。大三暑假,她没有回沈阳,自己联系去了一家卖矿泉水的大型民营企业市场部实习。能去这家公司,与她一贯的积极勤奋分不开。从大二开始,晓丹就不间断地参与这家企业的校园推广活动,起初也就是想打工挣点零花钱,慢慢地,与市场部的“哥哥姐姐”们越混越熟,他们对她也越来越信任,逐渐地也放心多交些事情给她做。到大四找工作时,晓丹没费什么周折,面试就算走了个流程,春节前,便收到了公司人事部门发出的录取邮件。

这家知名民企规模不小,全国上下也有几千人,除了矿泉水,还卖方便面和零食。集团公司坐落在大兴郊区的总部基地,颇敦实的一栋灰色小楼,四四方方,醒目地喷涂着品牌LOGO和象征着企业形象的橙色。当年做校园推广的时候,谢晓丹就穿过他们公司的T恤,拿到offer后,内心越发充满归属感。

“那些快要到期的方便面零食什么的,是不是就直接发给你们了啊?”大学食堂里人声熙攘,田蓉和谢晓丹坐在洒满阳光的角落,两份过桥米线已经见底,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晓丹愣了愣,这个问题她还真没问过,可要直接说不知道,自己这个有工作的“准职员”,怎么能和她们这些准待业学生拉开距离?“嗨,谁稀罕那些啊,方便面吃多了最容易发胖,我们市场部那些人,吃公司自己的零食,都吃腻了的。”

田蓉有几分落寞地向橘色塑料椅背靠去,旁边桌上传来一股热腾腾的肉包子味。“哎,真羡慕你,一个月3500,还管吃管住,我这工作,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搞定……”

“你明天不是要去小范他们所面试行政助理吗?别着急,机会来了,挡都挡不住。”

田蓉抿了抿嘴,又把心里的话咽了回去。她其实是太在乎,光听谢晓丹提起这个面试,胃里就翻江倒海一阵痉挛;然而又太没信心,总觉得这样的机会怎么会垂青于自己,索性,还是一如既往表现得云淡风轻吧,免得铩羽而归的时候,成了别人口中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