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两双手(第4/6页)

还有一朵花儿,比真的花儿还绮丽呢,那是一枚戒指开出的花朵。

李素贞跟安平好的那年,她的邻居张老太没了。对待那些死在家中的老人,殡仪馆也提供上门服务。张老太八十一寿终,属喜丧,一些家长牵着病弱的孩子来钻棺材,说是可以祛病增寿。办白事的人家,对待这样的孩子,都满怀怜惜,随他们钻棺,可张老太的儿子们却不,非要收人家的钱,钻一次五十块,弄得孩子家长很不高兴。李素贞当时正在屋里给张老太理容,听到外面因钻棺材起了争执,就走向灵棚,劝说张老太的儿子,说是老人家心善,病孩子钻她的棺材,等于帮她暖了炕,她睡在那里,身上就不会有寒气。若是你们做后人的收费,她怕是不会开心的。张老太的儿子非常生气,说你算哪根葱,管上我们家的咸淡了?顶得李素贞哑口无言。

张老太的儿子们没一个穷的,但他们对待母亲,却出奇的吝啬。张老太的男人死得早,她跟大儿子一起过,另外两个儿子出赡养费。张老太有一次想吃鱼,大儿媳阴阳怪气地说,你那俩儿子给的养老费,只够吃素,我只好把你当姑子养,想开荤,就让他们多给俩钱儿!夏天时家家开着窗,张老太的大儿媳嗓门又高,这话被过路人听见,给传了出去,人们哀叹张老太命苦,她含辛茹苦养大仨儿子,怎么都狼心狗肺!

张老太身上唯一值钱的物件,是右手无名指上的一枚金戒指,十二克重,这是开蔬菜店的老李头送她的。老李头比张老太小五岁,晚年丧偶,看上了常去他店里买菜的张老太。俩人情投意合,很想一起过日子。张老太的儿子们很高兴,他们就手可以把赤贫的老母送到李家,由李家子女赡养,可老李头的子女坚决反对,他们以死相要挟,不许父亲娶张老太,在他们眼里,那是张家儿子联手扔来的一个大包袱,他们不能接。两个老人没办法,断了再婚的念头。但他们对彼此的牵挂,却是断不了的。张老太能走能撂时,每周都借着买菜的由头,去蔬菜店看看老李头。而她生命中最后两年,因脑血栓瘫痪后,老李头只好来看她了。他也不白登门,每次都拎着一兜时令蔬菜,所以张老太的家人也欢迎他去。他娶不了她,还是给她买了枚金戒指,亲手为她戴上,表达对她忠贞的爱。

没想到这枚金戒指在张老太咽气后,成了麻烦。张老太的三个儿媳都说它该归己所有,大儿媳说婆婆住在她家,她出力最多;二儿媳和三儿媳叉着腰强调她们出钱了,如今出钱的人,才算出力最多的。她们为这枚戒指口角时,主事的出来和稀泥,说干脆将这枚戒指在金匠那里毁了,一分为三,爱打制耳环的就打耳环,爱打戒指的打戒指,嫌克数小的,可以添钱打大的。三个儿媳一想独吞不可能,同意了。可从张老太手指褪这枚戒指,比登天还难!戒指没留活口,不能伸缩,张老太卧病在床后,身体空前胖了,这戒指就像她身上的一块肉似的,死死地嵌在无名指上,即便用肥皂水,也褪不下来,三个儿媳傻了眼!她们终归不敢剁掉婆婆的手指,那枚戒指,也就成了葬礼上她们最沉重的叹息。

令人啧啧称奇的事情,发生在张老太入殓前,老李头上门吊唁,想最后看她一眼。初始三个儿子摇头,可老李头在灵棚前的随礼账本上,分别在他们名下随了三百块钱,三个儿子点头同意了。李素贞刚给张老太梳妆整齐,老李头便进来了。他像个害羞的孩子,站在张老太灵前,怯怯地拉着她的右手,深情地望着,说你走了,我卖的菜给谁吃呀!张老太的大儿子在一旁催促,说看一眼就行了,是入殓的时辰了!老李头恋恋不舍的,最后紧紧握了一下张老太的手,他撒手的一瞬,张老太无名指上的戒指,竟然自动脱落到他掌心!张家的三个儿媳,听说老李头只是握了一下婆婆的手,便取回了诱人的金戒指,知道张老太有灵,吓得魂不附体,跪在灵前,捣蒜般地磕头,祈求婆婆不要加罪于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