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国太晚的国家(第2/4页)

这些早期的移民是野蛮部落。他们主要靠狩猎和种植一点点谷物为生。但是,他们却有一种极强的审美感以及对美的执著的追求。当他们的本土缺少用以装饰的金银时,他们就不惜长途跋涉到外面去寻找。

下面的叙述可能会让很多读者感到吃惊。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所有原始的商道都是奢侈品的贸易通道。世界上早期的民族冲突也都源于对奢侈品的争夺。就是那些深入到神秘的波罗的海沿岸去寻找琥珀的商人,使罗马人了解到北欧地理概况的,而他们寻找的这种石化的树脂不过是用来给罗马贵妇们做头饰的;那种坚硬的石灰石凝块有时可以在牡蛎壳中找到,妇女们用此物来吸引别人注意她们耳朵可爱的曲线和手指的柔美与纤巧,对它们的渴求比任何理由都更有力地激发了人们去太平洋和印度洋探险航行,并因此作出更多的地理发现。与对奢侈品的需求相比,甚至那种促使许多虔诚的人要把《福音书》带给异教徒的动力都显得不足为道。

德国

为了获得龙涎香(可以在抹香鲸内脏找到,因此导致了对那种可怜的鲸类的疯狂捕杀),更多的船只涌向巴西、马达加斯加和摩鹿加群岛,其数量比捕捞鲱鱼、沙丁鱼或者任何其他食用鱼类的船只都要多。因为龙涎香可以用来制作香水,用它制作的香水散发着鲜花般的芳香,别具异国风味,与之相比,食用鱼只不过是食用鱼,毫无情趣可言。

这一时尚的转变使17世纪的妇女都要在长装里面穿上让人看不出的紧身衣(12道菜的宴席太影响身段美了),这就使人类大大增加了对北冰洋的认识。一旦巴黎决定帽子上要有白鹭羽毛做装饰时,那些捕猎者为得到那种羽毛便深入到美国南方的环礁湖中追杀白鹭(这些猎人毫不考虑此举意味着一切造物中最可爱、最高贵的一种鸟类绝种),他们深入的地区已远远超出了从前为谋生到过的范围。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物以稀为贵,此类稀有物品都可能成为一部分富人追求的目标,他们常以铺张摆阔来炫耀自己的富有,引起周围不那么幸运的人的羡慕。自从人类历史开始以来,就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引导着人类探险的脚步。当我们仔细研究史前德国的地图时,我们依然能够追踪那些古老的奢侈品贸易通道,因为当时的大部分商道直到中世纪甚至现代仍在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想想大约3000年前的情景。南部的山脉——哈茨山、厄尔士山和里森格勃格山——都坐落在距离海洋几百英里以外的地方,向北延伸到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大平原,早已经由沼泽变为干燥的陆地,而今天又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冰川渐渐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芬兰方向退却,随之而至的人宣称这莽莽荒野都要归他所有。居住在南部山区山谷中的部落已经发现,如果他们砍伐树木然后卖给占据着莱茵河与多瑙河战略要点的罗马人,就会得到合理的报酬。至于其他的条顿民族,不论是游牧人还是农夫,很少有人见过罗马人。有一支罗马探险队曾经试图深入到这个国家的腹地,但是这些探险者在一条黑暗的浸满水的山谷中遭到伏击,被杀得无一幸免,所以从此再没有人敢进行第二次尝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国北部与外界就完全断绝了联系。

史前时代那条重要的东西方商道从伊比利亚半岛开始,沿着从比利牛斯山到巴黎的路线,直伸向俄罗斯大平原,穿过法国的普瓦提埃和图尔河谷,这一点我在前面讲“法国”的那一章已经提到。这条商道绕过德国境内的阿登高原,循着中欧高原的外延向前推进,一直到达现在苏联境内的北欧低地。这条商道在向东的行程中,有许多条河流阻止它,但它总能找到一个水浅的河段跨过去。正像罗马是在台伯河浅水处发展起来的一样,德国北部的许多早期城镇也是那些史前时代或者古代人类聚居点的延续。今天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和百货商场也许恰好正是当年人类早期的居民点。汉诺威、柏林、马格德堡和布雷斯劳(今波兰西南城市弗罗茨瓦夫——译者注)这些城市都是在史前的原址上发展起来的。莱比锡尽管起初只是一个坐落在斯拉夫大地中央的小村落,但是它也曾是古代欧洲的商贸中心之一。因为这里聚集了从萨克森山区采来的矿物,如银、铝、铜和铁,它们在这里汇集之后再沿河顺流而下,卖给那些在欧洲商道上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地做生意的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