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亚的大半岛(第4/7页)

华南沿海有两个岛屿,一个是海南岛,现在还在中国人手中,另一个是台湾,原属荷兰殖民地,从1894—1895年中日战争后就被割让给日本人了。

90%的中国人都是农民,他们都靠天吃饭,年成不好就忍饥挨饿。但是,中国还有48个港口城市与外国通商,主要出口茶叶、棉花和丝绸。奇怪的是,中国从不出口鸦片。鸦片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毒药,中国皇帝一直在努力禁止臣民吸食这种毒药,于是原来那些罂粟田变成了棉花种植园。

至于铁路,中国人修建它的过程比任何一个民族都困难,这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尊崇他们的列祖列宗。老祖宗安息在地下,他们恐怕火车沿着铁路呼啸而过惊扰了他们。1875年,有人要在上海到吴淞口之间修建一条几英里长的铁路,结果招致了强烈的反对,最后不得不停工。直到今天,中国在修建铁路时如果遇到祖坟仍要绕道而行。目前,中国建成通行的铁路已超过1万英里,济南附近跨越黄河的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铁路桥之一。

至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仍有60%控制在英国及其殖民地手中,这可以解释为何英国一直强烈要求各国取消从前那些歧视、虐待中国人的政策。与代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利益的顾客保持友好关系才是上策。万一这些聪明的中国人起来抵制英国的产品,英国人每天的损失就会高达数百万美元。

在朦朦胧胧的远古时代,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就出现了,他们生活在黄河两岸的黄土地上。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说,最称心如意的莫过于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了,更何况黄土地还给他们解决了居住问题。人们在山的侧面挖出一个个窑洞,住在这种舒适的房子里根本不必担心墙壁透风或者屋顶漏雨。

据那些对黄土地情况比较熟悉的旅游者讲,这个地区本来人口十分稠密,可在夜晚竟丝毫看不出人类居住的迹象。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出现,无数男女老少一下子从窑洞里冒了出来,就像兔子从洞中蹿出来晒太阳一样,他们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直到暮色苍茫,又全部消失在窑洞之中。

中国人占领了西部的高山地区之后,又开始慢慢向东部扩展。汹涌的黄河激流携带着数百万吨黄泥,沉积到下游平原,使那里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足以养活不断膨胀的人口。随着黄河的变迁,中国人也跟着迁徙,在公元前2000年(罗马出现的15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到达长江流域,他们的帝国中心也开始从黄河流域慢慢转移到东部大平原上。

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出现了三位伟大的道德大师:孔子、孟子和老子。这三位圣人出现之前,中国人的宗教思想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当然,身为造物力量的渊源,大自然理应受到膜拜,尤其是那些完全靠天吃饭的人,对大自然更是顶礼膜拜,绝不敢产生一丝一毫的不敬。孔子、孟子和老子与耶稣、释迦牟尼以及穆罕默德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并不是宗教创始人。

首先,他们的道德教义是建立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基础之上,认为人并非天生就是大智大勇的人,只是凡夫俗子而已,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认真聆听长者与智者的教诲,肯定会有所作为的。从我们基督徒的角度看,这三个人所宣扬的观点是过于世俗化和功利化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们都没有宣扬过人以善报恶或者逆来顺受之类的思想,他们不相信凡夫俗子会有这样的高尚情操以至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而且他们自己也在怀疑,这样的行为准则是否能够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利益。所以,他们说,恶人自有恶报,好人应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做到忠信仁义,尊崇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