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元稹、白居易做同事吗?为您指点一条升官之路——唐后期文官仕途(第3/5页)

所以说,您这个一出仕就当了“校书郎”的,别再埋怨啥了,老实上任去吧。如果您坚持一考上状元就得当四五品官,那敬请穿越狗血小说,唐朝不适合您。

“校书郎”的工作非常悠闲,不过您也得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径和名声。不指望您能整理出多少皇皇巨著来,但是您也别带着狐朋狗友们进图书馆吃烧烤,顺便再失个火,烧光一百万册藏书。要知道还有一个“官员考课”的制度在那里等着您呢。

考课,也就是现在的工作考核,内容大致包括品行、官声、工作成绩等,标准是德、慎、公、勤,吏部专门有一个司是干这个的。每年根据考核结果把官员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当面宣布,被考人不服可以申诉,考核结果记录到各人档案里,考绩高的涨工资,累计升官,考绩差的罚工资免官,中等的一般继续留任。

这样过了四考,也就是四年以后,会有一次较大规模的官员调整。四年考绩都很好的,升官去了,考绩都很差的免职回家,这个您能理解。但是像那些中等或者中上等的官员呢?继续留在原职位干同样工作吗?

这您就错了。唐朝特别是后半期制度,官员做满一任(四年)以后,自动进入下岗再分配状态,先回家等着,等吏部再给您安排一个新职务。这个等待的时间因人而异,从一年到十二年不等,这也叫“守选”。如果想缩短“守选”时间早点儿有个新职务,那您要么声气大,要么背景深厚,要么多给吏部主事官员塞点儿钱吧。

您这个新任“校书郎”,要想持续当官拿工资,成本最小的方法就是在任期间拼命交际,把自己的名声远远传扬出去。这样当四年期满,或者还没等到四年任满,很可能就有外地的节度使、观察使来聘请您去给他当幕僚了。

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各地节度使就像半独立的土皇帝一样,不太服长安管辖,但是他们却都很喜欢以重礼聘请长安清贵文官当自己的参谋,对这些参谋一般也很尊重,开的工资更高,是同等级京官的几倍往上翻哦!

如果您很擅长交际,跟节度使感情不错,培养出了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那么节度使在他自己升官或者调任时,很可能仍然把您带在身边,您就成了他的智囊、谋主一类的人物。这种情况下,您身上可能会同时带三四个官职,比如“节度判官”“朝散大夫”“检校尚书户部郎中”“上护军”。

其中,“节度判官”是您实际从事的参谋职务,但是这个职务一般被称为“幕职”,不算正经的朝廷官员,所以需要后面那一大串,来标明您这个官“相当于”正经官员行列里的什么职位。

“朝散大夫”是您身上的“散官”,主要用来确定身份待遇,领工资用的。唐朝的散官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级,每级还分上、下两阶,每一阶在地位待遇方面都有细微的递进。

“检校尚书户部郎中”,尚书省户部约等于如今的国务院财政部,户部郎中是很有实权的部门中的高层官员,一般人能做到这个职事官,基本也就到头了,再往上就要靠机遇。不过,这个职务前头带了“检校”两个字,本来是临时充当的意思,在这里则是表示您不是真正的户部郎中,没在财政部上过班,只是在外地做了一个“相当于”这个官品的职务。

“上护军”则是勋官,本来是用来标明战功的,在唐朝后期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纯粹的荣誉象征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您要在节度使手下做到一个“节度判官”,也挺不容易的,而且应该是效力多年才能得到这个职位。如果您不愿意老在地方上转悠,帮着节度使出主意对抗中央朝廷,那么在他手下待个两三年,捞一笔钱,就找机会请他给您推荐一个京官职位,还回长安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