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订中的中华教师节(第2/4页)

举其要者还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思并重、教学相长、循序渐进、言传身教;以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等。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后生可畏”,“当仁不让于师”等经典名句,为世人熟知,流传千载。孔子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博大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教育实践,是中华民族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精华具有长久的魅力。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有利于强化中国教育的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摆脱现代教育“重器轻道”的“世界病”,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开创人类教育的新纪元,作出历史新贡献。

孔子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是人类文明史载以来的第一位教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8年就提出,有史以来对塑造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有四位: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和耶稣。其中两位是宗教的创始者,苏格拉底和孔子则是教育家。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所代表的雅典城邦文明,其受教育的人群仅限于公民,占总人口不超过10%。孔子才真正实现了平民教育、平等教育。本来周代的教育是贵族式的教育,学在官府;孔子则把官学变为私学,使各阶层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是简单的礼物,不是入学的门槛,所代表的是对夫子的尊重,由此就可见孔子教育的普遍性。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依次排在前头的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988年1月,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会议传出声音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连美国众议院也在2009年2月29日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同孔子的贡献。现在连马来西亚和美国加州都已经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世界各国的汉学家纷纷表示希望中国也以孔诞为教师节。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的三十多家孔庙同时进行。令人高兴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决定颁发“孔子教育奖”。对孔子的崇敬表现了对中华文明的尊重。

中国近年已越来越明白地宣示,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价值的支撑,对待孔子及儒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有了全新的思维。2004年笔者和当时的文化部长孙家正做客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谈论“中华文化的名片是什么?”,事先在国内外观众中做了问卷调查,得票最多的就是孔子,其后依次是:中国龙、中国年、中国功夫等。2004年在韩国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表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再次走向世界。到2014年11月,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全球汉语学习者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1亿人,已是历史空前。若定孔子诞辰为中华教师节,会得到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认同与欢迎,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过这个教师节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就增加了在全球相传的渠道。

在孔子的祖国,我们更应当高高举起这面旗帜。以孔诞为中华教师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从精神上富裕起来的一个切入点。是近百年中华文化历史命运新转折,中国人文化自觉、自信、自尊的新体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中华文化起死回生,逐步恢复元气,开始挺直自己文化脊梁,并再次走向世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