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谁是罪人谁启祸(第2/4页)

不过周宁这番话里所坚持的原则,以及对吕宋问题波及面的描述,倒是让李克载不得不点头,这事还真不能单纯只听吕宋人的说法,贾一凡出身吕宋,当然只为吕宋人声张。

周宁接着的话让李克载更是吃惊:“吕宋要建省,最高兴的还不是吕宋本地人,而是国中官僚。殿下也知,吏治从来都是一篇大文章,陛下最近两年大多心力都放在这上面。本土还好,有各方力量牵制,官僚不敢太过放肆。可在海外,不管是都察院还是舆论都隔了一层,看不清实情,而海外人多是移民,根基不牢,不足以约束官僚。”

“海外就是官僚极乐之地。现在吏部渐渐势大,原因是什么?就是掌着海外流官的分派权。都察院去年查办了吏部不少案子,其中一个曹员,区区一个从七品曹员,就能收受贿赂十数万,为什么呢?他掌着海外官员的出缺报认。吏部分派职缺,开列清单时,他借着职权,可以实报,可以缓报,实缓之间,候缺人的去处就有极大不同。”

听到这,李克载皱眉,这跟贾一凡所说,乃至自己的印象不同啊。在殖民地里,殖民公司是大佬,官员都要巴结殖民公司。可周宁的话里,好像官员才是殖民地正主似的。

周宁解释道:“就说吕宋,吕宋工商事归公司管,但工商事得靠着民事,没有官员配合,难得推动。因此吕宋公司打点官员,更多是求他们办好份内的差事,而非压榨吕宋人。”

这么一说,李克载恍悟,难怪官员都视殖民地外任为肥差呢,不必贪腐,仅仅只是人情来往,殖民公司就能给足甜头。

平民出身的何映富不忿地道:“国家给官员定下厚薪,士子也不再读什么虚言矫饰的道学书,为何还有这般情事?我英华立国二十年,就要追平满清吏治了吗?”

郑明乡赶紧道:“水至清则无鱼嘛,而且官员也不是害民而贪……”

周宁是酒席上的超级老油条了,轻松就夺过话题,不让李克载的四个同窗以平民和世家为线吵起来。他慨叹道:“老周说句托大卖老的话,殿下和诸位生在本朝,可没见识过旧清吏治是怎么回事。若是在旧清,殿下身为皇子来我吕宋,老周我立马能聚数十万巨财,用来迎送殿下,借机落下多少,就看老周我自己的胃口有多大了。而诸位身边也会围满各色官员,他们会主动把各位的荷包塞得满满的,就指望能跟殿下见上一面,说个人情。这些钱财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民人身上来了,但现在……”

周宁笑笑:“现在老周我还能办这事?怕老周我话刚出口,属官们就带着控书直奔巡按那里,总督衙门外片刻间就能围上万人,声讨我老周。而国中……对喽,就如殿下和诸位看我的眼神一样,都会当我老周疯了!”

他叹道:“法再严密,总有照顾不及之处,官员们眼下的贪,就是在这林荫之下,而非满清时的暗无天日啊。”

李克载当真是受教了,但心思转回之前的话题,又开始疑虑,周宁所说的暗流汹涌,到底是指什么?

周宁径直道:“收受来往不过是小事,暗流就在官僚所求上,就在朝堂!吕宋人想改省,朝堂也想改省。改省之后,就要按本土规制建县府,不仅官员数量能增至少三倍,以往公司所握的财权,也都能转到朝堂手里。于公于私,朝堂那些文官们,都想踢掉公司,吃下吕宋这块饼子。”

他压下了声音:“吕宋化管为直,大半还是官员怂恿着闹出来的。文人肚肠是最毒辣的,要办到此事,最佳的法子,就是推着本地人跟吕宋公司作对,事情闹得越大,公司在吕宋的损失越大,到最后为止损,不得不丢掉吕宋。”

“这几年来,吕宋官员都在搞无为而治,只要涉及本地人跟吕宋公司的争端,他们都不尽职去安抚,去稳定,甚至还有人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