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谁是罪人谁启祸(第3/4页)

李克载有些糊涂了,你不就是吕宋官员的老大么?怎么你还把自己的手下,当作了吕宋最大的变乱因素?

周宁摇头笑道:“殿下啊,我这个总督,就是陛下的手,怎可能只立于一面呢?我来吕宋的任务,就是督导官员尽职,尽可能消解这些暗流,为最终解决吕宋问题争取时间。”

最终解决?

李克载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专注于海军这一面角色,而忽略了皇子的角色,他很难想出解决办法。

周宁朝几人拱手:“殿下和诸位海军将士正浴血而战,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吕宋终究是要建省的,但得确保股东们的利益,那补偿从哪里找呢?陛下看到的是天竺。吕宋是国人之地,公司作的是公平买卖,但天竺是外族之地,可以……你们懂的,反正得了天竺,就有大利。到时西洋公司扩股,容下吕宋公司,一并在天竺得利,这就两全其美了。”

李克载等人思忖片刻,忽然觉得,海军乃至所有英华武人为之而战的,真不止是虚的功勋和荣耀,“为国争利”这话在吕宋一事上份外清晰和深切。

看看因自豪而脸上晕红的同窗,李克载的心思又沉了下来,武人在为国争利,可朝堂也好,文官也好,总之就是整个官僚体系,却为争自己之利,不惜搅乱吕宋。怪不得段老头经常就教导自己,若英华异日有祸,官僚当是罪魁。

周宁哈哈笑道:“此事自有老周在,殿下何须多心……”

酒席之间这一番深谈,让李克载和同窗们对周宁的印象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散席时,周宁也没再拖着李克载去蒲林“历练”,让李克载对他的好感又加了一分。

既然周宁深知吕宋形势,而且牵涉的主要还是官僚,官僚领袖是汤右曾等老臣,不定自己的话还要引来什么朝堂之争,李克载也就打消了向父亲说说吕宋的想法。

不愿太过张扬,李克载谢绝了周宁直送上船,就在港区外道别。

“呼……总算是安顿住了这小祖宗,希望他能三思而言,不至于让陛下在吕宋刨一把。”

目送李克载等人离去,周宁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嘴里低低自语着。

“来啊,把万国楼的姑娘们都招呼上来,她们该已经饥渴难耐了!”

又回到之前的酒楼,周宁一招手,金发、红发、褐发、黑发,五光十色的丽影翩翩而来,娇笑着围住了总督老爷。

“人不可貌相啊,周督也真担着一国之忧。”

“陛下用他确有深意,咱们真是想岔了。”

进了码头,同窗们还在议论纷纷,李克载也暗道,世事还真不是靠一只眼睛就能看清的,以后得多注意点。

“还没完么?这都快两个时辰了。”

接着他们看到一群人正在联络船的船边不停出水入水,这些人是船工,负责清理船底附留贝蛎,检查和补修船身。民船要三五个月才整备一次,而海军联络船的维护等级比战舰还高,到港就要整备。联络船也就三四百料而已,花不了多少时间,才有这么一问。

“军爷恕罪,小的们人手不足……”

船工惶恐地请罪,看得出是没什么见识的民人,依旧很怕官。

汉山港的船工属于“官管军用”,是吕宋当地为海军定额配备的,为的是随时保证军港有维护能力,船工这回答就有文章了。追问下去,船工的工头上来,就只请罪,也不多话。

事关海军运转,李克载犯了倔,定要追问到底,船工还不敢言,李克载指指身边郑明乡:“他大伯是郑永,郑永你该知道吧?有他在,什么事都能帮你兜下!”

汉山港的人可以不知道胡汉山,却不能不知道郑永,作为伏波军主要基地,伏波军总领郑永三天两头都要来这里视察,连三岁小儿都知道“郑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