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乱局再起(第6/21页)

2.慎选议员,重开国会。

3.惩办奸人。

4.各省军队须依全国军队按次编定番号,并采取征兵制。

5.明定宪法,宪法未定前,仍遵守民国元年临时约法。

6.民国四年冬以前,各省将军、巡抚使照旧供职。

7.川、湘前敌各军,一律撤回。

8.大赦党人。

就这样,“袁五条”与“蔡六条”水火不容,“冯八条”又自说自话,不仅是跟任何一方都不贴边,更要命的是连“冯八条”自己都跟自己相矛盾。比如说按照《民元约法》,就应该由黎元洪出来主事,可“冯八条”一边坚持《民元约法》,一边坚持让袁世凯主政。这个纰漏表明,“冯八条”多半是冯国璋故意逗大家开心的。

都这个节骨眼上了,老冯还在搞怪,真让人拿他没办法。

就在这时,国难来临,载兵船“新裕号”沉没,近千名北洋兵溺死于深海之中。这不啻雪上加霜,给了袁世凯致命一击。

【06.惊世大海难】

“新裕号”、“新康号”、“新铭号”及“爱仁号”,是招商局的四艘载客商轮,寄泊于天津码头。1916年4月15日前,海军总长刘冠雄,通知天津码头,军方将征用这四艘客轮,载送北洋陆军第十二师去广东,与龙济光会合。

于是15日并16日,连续两天,第十二师士兵在塘沽登船出发,此行除了从招商局征用的四艘商轮之外,另有“海容号”并“海圻号”两艘兵舰随行。

六艘船在海面上哗啦啦行驶了两天,突见“海容号”上挥动旗语,让船停下来。

为什么要停下来呢?船在大海深处,前不靠村,后不挨店的?

可是必须要停下来,因为刚刚接到准确消息,广东龙济光那厮,悍然独立了。这时候大家再去广东,后果大大的不妙,搞不好,会被龙济光用火炮把大家全都轰零碎了。

船停半日,经过紧急磋商,最后决定改道浙江靠岸。于是六艘船掉转方向,哗啦啦地向着浙江海岸行进。未及两日,“海容号”上又打起了旗语,让大家再停下来。

又出什么事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浙江居然也赶在这节骨眼上独立了。原本独立后的大都督是屈映光,可袁世凯值此众叛亲离之际,不顾一切地公布了屈映光的密电,想感召冷血的北洋军人,迷途知返,重新回到爱戴袁世凯的正确道路上来。

袁世凯这一招弄巧成拙,北洋军人没有被感动,反而差一点儿搭进屈映光的性命。虽然屈映光没有被杀,但浙江大都督却换成了狠角色吕公望。

如果浙江说话算数的是屈映光,大家去浙江靠岸还是不碍事的。可吕公望却不同,这家伙绝对是打沉你没商量,不能惹。

所以海面上这六条船,还得掉头改方向。

这一次六条船真的没地方去了,如同六个没娘的孩子,孤零零地悬浮于海面上。悬浮了两日,大家商量说,要不,咱们干脆去华东得了。

可到底去华东什么地方,谁也说不上来,实际上此六船不过是在海面上闭着眼睛瞎开,茫然之际,就见前方视线渐渐迷蒙,湿重的海雾,笼罩了周边。这海雾来得古怪,而且密度极高,仿佛一种暗灰色的黏稠物质,又好似什么可怕的陌生生物,阴沉沉地蠕动着。“新裕号”商轮迷陷于浓雾之中,前后左右也看不到其他五条船的形影,连一声汽笛也听不到,慌乱之下急忙加速,生恐被丢弃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

突听轰的一声巨响,“新裕号”商轮船体瞬间大幅倾斜,船上的北洋兵齐齐发出一声大难临头的惨叫。

是真正的大难临头,“新裕号”商轮撞在了“海容号”兵舰上。兵舰船体坚固,吃水量大,倒是没怎么碍事,只可怜这“新裕号”,原本不过是跑短途的小火轮,抗打击能力太差,甫一撞击,船头就撞碎了,整个船体失去平衡,船尾倒插到海面下,高高地竖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