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从曾氏门生到封疆大吏(第4/16页)

韩正国听到彭玉麟叫着他的名字怒骂,气得直翻白眼。可他又不敢惹彭玉麟,只好躲起来不吭声。

可以确信,韩正国积极表现,替老板找来陈氏女,结果却造成了可怕的扫帚星效应。陈氏女入门就吐血,明摆着是找个冤大头替她支付医药费,韩正国既然办这件事,之前就应该把这些细节考虑清楚,可是他没有。他给曾国藩带来了天大的麻烦,而且还成了败坏老师名誉的罪魁祸首。

总之一句话,韩正国在湘军中已经很难再待下去了,这时候包括曾国藩在内,人人看了他都感到极大的不舒服。人不怕没本事,不怕个性强,怕就怕看了你就感到不舒服。再有本事的人,让人看了不舒服,也没人愿意与你合作,人生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所以曾国藩趁此机会,把这个扫帚星送给了李鸿章。

此外,曾国藩把韩正国送给李鸿章,或者有心或者无意,客观都造成了这样一个事实,韩正国将成为曾国藩钉在李鸿章身边的一颗钉子,可以防范李鸿章脱离曾国藩。

再说一下那可怜的陈氏女,她嫁到曾国藩身边,始终处于不停吐血的状态之中,接连吐血十八个月,于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二十九日身亡,时年二十四岁。她的死亡,同时保住了自己和曾夫子的清白,思之令人扼腕叹息。

程学启的心机

除了韩正国的亲兵营之外,曾国藩还送给李鸿章两营人马。这两营人马,说来有趣,就是前江苏巡抚薛焕在湖南征募的四千士兵,结果被曾国藩发现之后,当即派出湘军,发动了湖南事变,将这四千人尽数俘虏,而后遣散了品质不好的三千人,将余下来的一千人编成两营人马,由滕嗣林、滕嗣武统领。

相信曾国藩把这些人马拨给李鸿章,带有极大的恶作剧成分,就是要气一气薛焕:老薛,你征募的人马已经来了。不过呢,他们现在是我的人马,你应该没意见吧?

薛焕真的很有意见,实际上已经做出决定,拒绝淮军入沪。但他的拒绝是不够给力的,此后沪上各色人等纷纷出面,终于以既成事实的方式,强迫薛焕撤销这一命令。

这时候曾国藩不知道上海乱成了一锅粥,兀自在为组建淮军费尽脑筋。他让湘军将领陈士杰率所部编入淮军,陈士杰断然拒绝,不想跟着李鸿章。不想跟着也没关系,陈士杰留下来,其所部陈飞熊的“熊”字营,马先槐的“垣”字营,通通归了淮军。于是李鸿章已经拥有了十一营人马。

但这十一营人马,李鸿章都看不上眼,他真正想要的,只有一个人——程学启。

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比李鸿章年龄大六岁,幼年丧母,由族人把他养大。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猛将陈玉成克桐城,程学启被裹胁军中。但程学启不想跟着太平军做贼,遂于夜晚出逃。却不料,陈玉成慧眼如炬,早就发现他是个将才,故意纵其逃脱,随后率亲兵卫队追击,将程学启捉回,委以重任。程学启对陈玉成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从此死心塌地,成了太平军中出名的悍将。

此后湘军崛起,为孤立南京,曾国藩决意拿下太平军占据的安庆。安庆城的守将是爵号为受天福的叶芸来,其人身材短小,精明过人。一边力战攻城的曾老九曾国荃,一边向南京求救。南京知道安庆之重要,多次发兵来救,甚至连洪秀全的族弟、被封为干王的洪仁玕,也曾统兵来救,但都被湘军击退,隔绝在安庆城外。只有正在淮上募兵的程学启,他募得精卒五百人,率师杀入安庆城,协同叶芸来守护安庆。

这时的程学启,因为能征善战,累功已被太平军封为弼天豫。叶芸来知道程学启是难得的名将,安庆一城,尽系于程学启一身,为了笼络程学启,叶芸来将自己的妻妹嫁给了程学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