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父子 开矿 厘金 移罪(第3/6页)

因为招远的金矿直到现代二十一世纪仍然还在开采,这之间间隔几百年,想必还有丰富的储藏,这么丰富的大矿,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却完全的忽视过去,作为一方的镇守,实在是失职。

但这金矿的开采,对李孟和属下的几百万民,十几万兵有帮助,开采出的数量可不是个小数目,要达到这样的规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小数目,也不是马上就能见效的,可这金矿,将来肯定对自己有个巨大的帮助。

这位孙先生果然是大材,随口的建议,居然就让自己豁然开朗,李孟的心情不再那么烦躁,边上的老太监刘福来慢悠悠的开口说道:

“李孟你手中的局面不小,但不管做什么都是缺个名份,比如说你没法子在这山东境内收取赋税,只能是折衷的贩盐销售,可这个还要额外的搭上很多的人力物力……”

李孟点点头,接口道:

“伯父大人说的是,而今山东九成的田地集中在不到三十家的大地主手中,每家身后都有自己的背景靠山,虽说向他们收取赋税,征讨徭役,并不是不行,但眼下的局势,这么做却早了些,那鲁王府已经是闹了起来,再过一年,李某就可以去收了……”

听到李孟的话,刘太监轻声笑了起来,接下来却是对着孙传庭讲道:

“孙大人,咱家这个侄子什么都好,就是缺少了年轻人的一股冲劲,做事总是宁慢勿错,不温不火倒像是老者一般。”

孙传庭听到这番话,也就是笑笑,有些话刘福来和李孟叔侄之间可以讲,自己却不能贸然的说话。李孟也不生气,只是拿起酒壶给老太监到了一杯酒,然后又给孙传庭倒满,他知道刘福来的话没有说完。

“李孟,你在那莱州府做守备、都司的时候,实力弱小,自然要战战兢兢,小心谨慎,而今有这样的局面,若还是小心,那就局促了,未免让天下英杰看小了你,锋芒内敛固然是成大事的必备,但若是总不露锋芒却也不对。”

孙传庭对这番话颇为的赞同,微微点头,以李孟眼下的实力和手腕,在山东却常有些拿不上台面的小人想要挑衅一番,就好像是山中的老鼠想要找老虎的麻烦一样,非常的不自量力,但这样的荒唐事,未免和李孟一直是韬光养晦,不断低调的态度有关,老虎总是趴在那里不动,未免让老鼠认为这是一滩肉。

许多人不理解,以李孟目前这样的局面,还这么低调干什么,以孙传庭的见识,就算是当年的李成梁,他的实力跟李孟比起来那也是云泥之别,现在什么左良玉,黄得功之类的,跟胶州营这个庞然大物比起来,不过是随手可以捏死的臭虫。个别有眼力的高明人隐约能觉察出来,山东总兵李孟好像是在害怕,或者是在努力的隐藏,但原因是为何,就让人想不出来了。

李孟听到这句话,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淡然的开口说道:

“伯父说的是,小侄应该如何做呢!?”

老太监刘福来刚入这李府的时候,行事还是颇为的谨慎,到现在已经很放得开,因为他也觉察到李孟实实在在的把自己当作亲人长辈对待,老太监欣慰之余,这举止做派也就相对随便。他没有管李孟这不置可否的反应,又是说道:

“赋税田租,也确实是麻烦,就算那几十家大地主并没有什么背景靠山,你这无名无份的过去收租,很容易激起乱子,这一乱,又是在咱们李家的腹心之地,总归是个麻烦,暂时不要触碰的好。”

边上的孙传庭把酒杯在嘴唇边抿了一口,心头滋味颇为的复杂,尽管他已经是效忠李孟和胶州营,但这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孙传庭为这个天下和朝廷奋斗了许多年,但眼前却有人在这里说“咱们李家的地盘”,这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