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〇章 虽胜不喜 纷纷来降(第4/5页)

亲兵已经是通传过,袁文宏进去后,先是躬身问好,然后开口说道:

“大帅,征西陈将军那边在降卒中挑选了五千人补充到部队之中,豫北游击袁大人和归德都司贾大人各自挑了两千人,开封那边过来的屯田庄头给大帅禀报说道,这边的顺军降卒都是青壮,而且懂得农活,只要是熬过这个冬天,将来都是上好的劳力。”

李孟看着地图没有回头,沉声的回答道:

“顺军这些力量都是陕西、河南仅剩的青壮劳力了,活不下去起来求生造反,他们都是农户出身,自然是好劳力,让田政司的那些人查查,这些劳力的家人还在不在,若是在的,尽可能让他们团圆。”

“大帅慈悲,这些降人必然感激涕零。”

袁文宏一边躬身赞颂,一边心中却是佩服的恨,顺军这些年轻的兵卒多年征战,陕、豫之地又是连年的灾荒战乱,十室九空,这些降兵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大部分都没什么家人了。

可李孟这个举措一出,这些顺军降兵肯定是感恩戴德,原本不稳的心思也会因为这个举措安定下来。

山东耗费不多,却可以收拢人心,并且在天下人面前呈现出一个仁义之师的形象,真是一举几得,这做法真是妙绝。

袁文宏告了声罪,急忙在边上找了个桌案,摊开纸笔把李孟的命令写了出来,写完之后,递给李孟过目用印,又在哪里说道:

“马军统领汤大人已经派来了信使,说是今日下午就和那明廷的总兵高杰一起前来拜见大人。”

李孟已经是坐在座位上,浏览了命令,唤来亲兵用印,开口问道:

“汤二那边对顺军的骑兵觉得如何,这次要不是想到留给骑兵点种子,我就让下面的人杀个干净!”

“回大帅的话,汤大人说这些顺军的马队很多人的草莽习气太重,要不就是当年明军的兵油子,马上马下的作战还可以,但适应咱们山东的军纪还要一段时间,不过汤大人也对大帅感恩不尽,马军规模陡然大了一倍,他说只要过上半年,大帅就能看到一支纵横天下的无敌铁骑!”

尽管是袁文宏转述,可这话却依然是豪壮异常,连一直是沉着脸的李孟也是笑了下,可还是能看到李孟脸上闷闷不乐的神情,袁文宏迟疑了下,还是开口劝道:

“大帅,学生斗胆说句话,临清之乱,无非是乡野村夫的呱噪而已,顷刻平定何须挂怀,而今消息未到,想必是路上耽搁而已,大帅莫要忧心,眼下大胜圆满,正应当畅怀欢庆,大帅也该舒心啊!”

李孟轻拍了下桌子,无趣的说道:

“什么大胜圆满,我带兵用兵也快十年,若是能早一个时辰把袁时中和三个团放出去,李闯绝对逃不出去,可惜我在战中才想到此点,却让这李闯跑了,今后还要费一番周折,想想就是心中郁闷!”

李孟说的郁闷,袁文宏却不好跟着说什么,李孟这一仗从几年前的蓄势,引导顺军和明军的动作,到襄城大战的全歼顺军,变顺军的四面合围为胶州营的铁桶阵,这样的布局用兵,甚至可以被称为是神奇。

至于闯王李自成趁乱逃走,这不过是白璧微瑕而已,反正以胶州营绝对优势的实力,接下来也不会成为什么破坏性的错误,可李孟还这般的自责遗憾,该怎么去说,只能是说过于追求完美,袁文宏也没有什么劝解的办法。

军帐中安静了会,袁文宏才又是开口问道:

“大帅,陈将军今日派人捎来口信,说郝摇旗是顺军的宿将,熟悉河南和湖广两地的地形,能不能划拨他帐下效力,徐州军中可以给他个参将的位置。”

李孟沉吟了下,摇摇头,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