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第4/7页)

温柔地杀你

当朱灵、路昭拿着信一脸忠厚地出现在曹操面前,曹操差点为之气绝。

在这个世界上,人有很多种死法,最差的一种是笨死的。曹操以为,朱灵、路昭就是笨死的。叫你送信就送信,你们两个笨蛋出徐州易,再回去就难了。

唉,这个刘备,太精明。

当然了,精明之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明到貌似憨傻之人,这他奶奶的就可怕了。曹操此时才真切地感觉到,青梅煮酒的那一声惊雷帮了刘备的大忙,以至于让他对这个人看走眼了。现如今刘备在徐州扎下根来,要与他分庭抗礼啊。

曹操无可奈何,迁怒于朱灵、路昭,要杀了此二人出气。

荀彧拦住了他。

荀彧以为,世界上最傻的事情就是事后懊悔。

因为于事无补。

荀彧说,刘备对五万兵有最高掌控权,朱灵、路昭怎么制衡他?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如今之计,必须要另外利用一个人,暗度陈仓。

荀彧说的那个人是徐州太守车胄。车胄同志是好同志,起码在政治立场上是心向曹操的。曹操决定写信给他,让他做好里应外合工作,共抗刘备。

车胄也积极行动起来,请了陈登密商此事。

车胄之所以会和陈登一起搞阴谋诡计是因为他知道,陈跟他一样,也是一个线人,一心向曹操的线人。

在此之前,曹操曾给陈登父子封官许愿,以推翻吕布的黑暗统治。现在,吕布是不黑暗统治了,徐州又来了刘备的军政府,曹操便希望,陈登父子能再卧底一次,推翻刘备的军政府。

陈登看上去很卧底,因为他向车胄献计献策了。陈登说,现在刘备出城招呼难民回来,过几天将回徐州。到时候将军可命军士伏于瓮城边,只作接他,待马到来,一刀斩之;我呢在城上射击刘备的后续部队,这样一来,大事可成啊。

车胄也觉得这样一来,大事可成。因为他和陈登同心协力。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同心协力的事,没有成不了。不仅车胄这么认为,陈登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这一回,陈登想同心协力的那个人不是车胄,而是刘备。

因为陈登看好刘备的未来。

不错,在陈登心中,曹操也是有未来的,可陈登以为刘备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作为一只潜力股,陈登把宝压在刘备身上。不仅陈登把宝压在刘备身上,他老爸陈珪也把宝压在刘备身上。

这是一个人的胜利,也是仁义的胜利。刘备三让徐州之举让陈登父子觉得,此人大气。

成大事者,大气为先。陈登父子决定改弦易辙,跟着刘皇叔混。

所以接下来,陈登的行为逻辑变成了这样:他告别车胄后,转身上马奔向刘备,告诉后者千万不要回城,否则危险大大地。

刘备执意回城。

因为关羽献计了。关羽不轻易献计的,毕竟他不是谋士。

但是一个不轻易献计的人一旦献计,却是不容小视。

关羽的计谋是这样的,乘黑夜扮作曹军回城,引车胄出迎,然后袭击徐州。

刘备认可了关羽的计谋,所以执意回城。

只是很快,刘备就后悔了。他觉得,关羽太狠了,在袭击徐州的过程中,把车胄杀死了。

在刘备的性格当中,永远有优柔寡断的成分在。曹操是要反的,反抗却是要温柔的。

刘备要的只是破城,却不是杀人。

特别是杀车胄。车胄是谁?他是曹操的心腹啊!杀了曹操的心腹,只能引来曹操的疯狂反扑,刘备为此忧心忡忡。

但是让刘备更加忧心忡忡的一件事发生了:张飞也杀人了。

张飞是有杀人癖的。特别是在关羽杀了车胄后,张飞的手也痒痒的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