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传说(第2/6页)

诸葛亮的自信满满,毫无疑问打动了刘备。事实上他也别无选择,要么做一个天大的人情,舍弃荆州令诸葛亮终身感恩戴德,要么就让诸葛亮去玩,将荆州当做玩具与孙权过招。

反正天塌下来有诸葛亮顶着。刘备并不害怕。

历史的陷阱

诸葛瑾以为自己有所收获。

虽然在刘备这里他没有拿到整个荆州,却也拿到了一半。

或者说一半荆州的合同。刘备给他写了个条,让他凭条子去关羽那里做个交割。

诸葛瑾没想到,自己接下来却遭遇了执行难——他到荆州找关羽,关羽却拒绝交割。给出的理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诸葛瑾又回头找刘备。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计谋跟诸葛瑾玩太极,打哈哈说等他取了东川、汉中诸郡后,再调关羽去守,到那时就可以向他交付荆州了。

诸葛瑾只得惆怅地回东吴交差,将一张白条子递给孙权,那表情,一脸的羞愧。

孙权当然是大怒了。前有鲁肃,现有诸葛瑾,苍天啊,东吴为什么盛产此类宝贝呢?

张昭告诉他,现在咱们是遇到执行难了,我看这样,不妨强制执行,派官员前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赴任,造成既成事实,看刘备有什么话说。

刘备当然没什么话说。

有话要说的是关羽。

关羽不仅说了粗话,还动了粗,将东吴的赴任官员全都赶了回去——执行难转化成了老大难,令荆州归属问题进一步升级。

事情走到了这个地步,鲁肃不重新浮出水面是不行了。

孙权气急败坏地找到他,要他立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祸是鲁肃惹的,孙权命他将借走的荆州要回来。

鲁肃一声叹息。

不错,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能借的。因为一旦借出,也就意味着不可能要回来。但是鲁肃以为,执行难并非不能执行。现在全部问题的关键在关羽身上,如果解决了关羽,那一切也都解决了。

鲁肃向孙权建议,屯兵于陆口,派人请关羽赴宴。鸿门宴。如果关羽肯来,逼他交出荆州;如果不肯,那就埋下刀斧手杀了他;如关羽不肯来,我们就有借口进兵,强行夺取荆州。

孙权没有表态。谋士阐泽却马上泼冷水。

阚泽认为,对武者用武是最不明智的,消灭武力最好的办法绝对不是武力,而是计谋。虽然鲁肃的建议里有计谋的成分,但毫无疑问,这样的计谋太小儿科了,完全拿关羽没办法。

孙权虚心请教:现如今,有什么计谋或者说办法可以拿下关羽?谋士阚泽张了张嘴巴,然后无奈地闭上了。

唉,不是每个谋士都能想出计谋来的,这个世界有很多谋士虽然顶着一个谋士的头衔在行走,但他们能做的只是行走而已,真正能够用计的并不多。

于是鲁肃的建议被执行了。在陆口,一道历史的鸿门宴开始热气腾腾地摆上,只为了等候关羽的大驾光临。而一个成语也呼之欲出——单刀赴会。

不错,关羽要单刀赴会,要为中国的词库贡献一个新词。此时,吕蒙与甘宁各领一军伏于陆口寨外,单等放炮为号,准备厮杀;与此同时,临江亭上埋伏刀斧手五十人,准备在席间趁机杀掉关羽。在历史的陷阱当中,关羽看上去危机重重,命悬一线,似乎已是无路可走。

杀心

关羽其实根本就不想找退路。

因为这个世界的常识是这样的:一个人要想死,那就找退路;要想生,那就找死路,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生死的辩证法。

他单刀赴会了。

一人。

一刀。

一颗心。

一颗傲视一切的心。

临江亭上的鸿门宴坐了两个人。一个是关羽,另一个是忐忑不安的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