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海上强国的胜利与局限(第2/5页)

英国人还想借由自己强大的海军优势,插足欧洲大陆。1809年,英军在荷兰小岛瓦尔赫伦(Walcheren)登陆,减轻了英国盟友奥地利的压力,却也关闭了前往斯凯尔特河(RiverScheldt)和安特卫普的通道。英军的毛病重犯,两大指挥——海军的理查德·斯特罗恩(RichardStrachan)爵士和陆军的查塔姆伯爵——又没能相互协调、合作,4000名士兵死于瘴气中毒,任务告终。

海军的运气一直尚佳,这一次,他们又意外发现了另一条通往大陆的海道。1808年,葡萄牙作为长期以来英国忠实的盟友和贸易伙伴,拒绝接受法国的大陆封锁体系。法军要求派遣军队穿越西班牙境内,前往教训葡萄牙,当时,西班牙国王被推翻,拿破仑胞弟僭政,西班牙人对此本就不满,起义之火四起,画家戈雅(Goya)就用画笔记录下了法军占领的残暴场景。英国也派遣亚瑟·威尔斯利(ArthurWellesley)率军前往,零星的冲突发展成为半岛战争(PeninsularWar),很快,海军也加入了战斗。原本在里斯本执行封锁任务的74门火炮船“阿尔弗雷德”号(Alfred)被派出,负责运输数百名海军陆战队员去支持葡萄牙的小镇菲盖拉达福什(FigueiradaFoz)的地方起义。与此同时,一大队运输船在威尔斯利的率领下载着9000名士兵从科克郡(Cork)启程。当他们到达科伦纳(Corunna)时,当地的西班牙起义军拒绝让他们登陆,威尔斯利一队人只好向南,在菲盖拉的小港口登陆,并与一支4000人的军队会师。军队向南部的里斯本行进,“阿尔弗雷德”号以及其他船只保持与地面部队的联络,并为其提供补给。之后又有军队抵岸,从海滩登陆,足见拥有港口的优势,即便它小如菲盖拉。士兵中有人记录了登陆的场景:

岸上有二三十名英国水手,近于赤身裸体,当时,他们中冲在最前面的冲锋队已经散开,犹如闪电击向海面,几次尝试之后……最终成功地将长绳抛给了我们,我们得以抓住长绳。之后,伴随一阵高声欢呼,他们调头全速穿过岸上的人,拖拽我们,直到船被牢牢卡住……他们每人背着一名士兵,将他放到干燥的岸边。33

在罗丽卡(Rolica)和维梅罗(Vimeiro)两地打败法军后,威尔斯利的部队占领了里斯本,给留下来作战的士兵作为基地。但是他新上任的上司与法国达成协议,让英军在非常有利的情况下撤离了里斯本。

无独有偶,邓唐纳德伯爵(EarlofDundonald),托马斯·科克伦上校当时正在地中海袭击敌军商船,却听闻西班牙人倒戈的消息。科克伦上校曾因单船出击,俘获了4倍于自己船只的西班牙护航舰而闻名于世,同时,他还是一位激进的议会成员。现在,他打起法国来更是干劲十足,妙计迭出:袭击信号台、攻击据点、焚毁发射器,无所不用其极。当英军大半都放弃战斗的时候,科克伦依然守卫着罗萨斯湾(RosasBay)的特立尼达堡(FortTrinidad)。科克伦试图从法国沿海小岛和梅诺卡岛(现在在相对友好的西班牙人手里)两地发动攻击,以此来击退位于西班牙的法国军队。两地的船只和海军陆战队能够切断法军沿海的联络线,迫使他们去翻越艰险的比利牛斯山,而在那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游击队只需些许正规军的帮助就能歼灭法军。后来,科克伦确实受命率领远征军前往法国西海岸的巴斯克公路(BasqueRoads),去摧毁停靠在岸边的船只,但是启程后不久,他就与甘比尔勋爵发生口角,计划也就因此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约翰·摩尔(JohnMoore)将军也开始率军从里斯本向西班牙内陆地区行进,这一次前来阻挠的是拿破仑本人,虽然在战场上双方并未谋面。摩尔撤离到科伦纳,准备在此全面撤军,却不幸被敌军击中,战死沙场,战后就被埋在镇子的郊外。“丧钟未鸣,讣告未公,只因我们匆匆将他葬于城外。”当部队逃至港口,发现没有运输船在等候,运输船此时已经前往维哥,士兵们惊慌失措。几个士兵在慌乱中点燃了一个火药库,不料这火药库与一个更大的火药库相连,一时间火势冲天。更可怕的是骑兵奉命宰杀他们的爱驹——“受伤的马因为疼痛而发狂,四处乱窜,放眼望去,都是这些高贵的动物们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尸体。”34最后,运输船终于来了。本来英国海军将撤离队伍的装载安排得很好,却被大雾扰乱了计划,致使有些船近乎空载,有些船却超载严重。很多被征用为运输船的商船船长毫无战事经验,或只熟悉自己的航线,所以当法军从港口的小山上向他们开火时,慌张逃窜,却连回英格兰南部的航线都找不到。虽然一阵手忙脚乱,好在撤离还算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