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二章 班底(第4/5页)

整个花园,都开辟成了餐会的场所。到处都是冷餐台,穿着整齐,戴着白帽子的大臣衙门的中西餐厨师们毕恭毕敬的守在餐台之后,等待客人取用食物。穿着白色大褂的仆役们举着托盘游走期间,大辫子拖在白色大褂后面,倒是分外的醒目。托盘上面,除了各色洋酒,还有荷兰水,艾罗水一应俱全。

客人也大是不同凡响,北洋头面人物袍褂俱全,翎顶辉煌的恭陪不说。还有天津各个领事馆的洋人领事参赞秘书,从北京东交民巷赶来的各国公使更是主宾。男女杂陈,笑吟吟的一边浅酌,一边低声谈笑。北洋官儿当中,通洋务的还知道和洋人们拉几句话,不通洋务的就只是在那里满脸媚笑,偷偷儿再打量几眼金发碧眼的洋婆子。

花园一角还有一个乐队,在那里奏着小夜曲。乐队旁边散放着沙发椅,椅子旁边是一排排的土耳其烟枪,软软的皮管垂着,各色中西上好烟草都已经齐备。很有几个洋人在那里懒洋洋的吸烟。享受着这天津的秋日天气。

在穿梭的人群当中,一个高大洋人被几个记者模样儿的人围住,低声的发问。那洋人戴着大清的宝星,神色岸然。正是和徐一凡有一面之缘的大清海关税务总司赫德,他身边站着杨士骧,也是神色俨然。似乎在等着那些洋记者找他发问,结果来来去去,始终是赫德在那儿说话。

“赫德先生,听说这次中日谈判,是您以私人身份担保周旋其中,并极力主张东亚应该稳定和平,所以这次谈判才会如此顺利?”

“作为清国政府的公务员,我很愿意以我的外交经验帮助李鸿章阁下。中日会商的场所,是借用我海关天津办事场所,我努力的为中日谈判维持着一个友好坦诚的气氛……对于东亚事务的判断,我是超然的。”

“赫德先生,这次中日谈判,背后有没有大英帝国的意志?大英帝国,是不是担心中日发生纠纷,反而会导致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扩张?”

“请记住,鄙人是清国政府雇佣的公务人员,所有行事,都是按照清国的利益行事。我作为一个英国人的身份,并不影响这次会谈。清国政府渴望朝鲜王国的和平,这也是鄙人的想法……上帝保佑,这次会谈非常顺利。东亚的天气,仍然风和日丽,不是么?”

“赫德先生,李鸿章阁下主导了对日谈判,他是倾向于缓和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他在体制上,对现在正在北朝鲜的徐将军没有约束能力。清国和日本追求的目的是朝鲜的非武装化,最后要逐步全面撤军,徐将军的部队,也会撤出朝鲜么?”

听到徐一凡的名字,赫德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似乎还记得徐一凡在他宴会上面拂袖而去的场景。那一次,可是大大扫了这位自视清国保护者,代理人的苏格兰老头儿的面子。他勉强一笑:“这个,可以由杨先生来回答,毕竟,我不是北洋的。”

他低声在杨士骧耳边说了几句中文,杨士骧淡淡一笑,扫视了那几个记者一眼,微笑道:“徐一凡也是我大清臣子,李中堂对他有着绝对的约束能力。诸位请细观,平壤将不会是一个麻烦,最终将是和北洋同进退!”

记者们嗡嗡的低声议论一阵,还想发问。就听见乐队突然换了曲调,坐着的人纷纷站起,站着的人也纷纷面向花园入口。

乐队声中,就见李鸿章和一个矮小的日本人并肩大步走了出来,两人背后,都是一大群随员。李鸿章穿着传统公服,那日本中年却是一身燕尾服,白色的硬领僵硬的绷在颈下。李鸿章笑吟吟的,显然心情极好。看着他出现,满花园的洋人都脱帽示意,那些北洋大小官吏打马蹄袖行参礼的声音更是噼里啪啦一片。

两人在入口站定,李鸿章瞧了那日本中年一眼,那日本人极端恭谨的朝李鸿章一个四十五度鞠躬,微笑者朝后退了半步。李鸿章也自傲的一笑,扬手示意一下,乐队声音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