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宇宙航行的理想(第4/4页)

学校的各种清规戒律让冯天明感到压抑,但让冯天明高兴的是,这所学校的教学环境非常好,以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密切的师生关系而出名。学生在上完上午课之后,常常把下午时间花在木工、石工、农事等创造性劳动上。这与以前枯燥的课本知识比起来相差很远,但与制造汽车相近,冯天明很喜欢这种学习环境。在学校,每当临睡以前,他还可以用他的小望远镜对着星星看上一两个钟头。有一天,冯天明看到了一本书,那是俄国航天学奠基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写的《宇宙航行》,他马上找来通读,这本书对他毫不犹豫地选定自己的终身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冯天明下定了决心,如果去征服宇宙空间,他愿意全力以赴。为了能够读通这本书中那些五花八门的数学公式,冯天明全力攻读数学和物理这两门使他头痛的学科,结果成绩逐渐地提高,这使他的父母也感到高兴。过不多久,他便已经是班上功课最好的学生了。

在冯天明的心目中,天疆,那地球轨道以外无边无际的疆域深深地吸引着他,宇宙旅行是他心中最向往和美好的事;对于天文学,他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母亲送给他的那只小望远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日益开阔的视野了,于是在这所学校里,他决心搞一个完备的学校天文台。他首先说服校长买了一架十分高级的8英寸折射望远镜,然后为了建筑天文台的外围结构,他又在同学中组织了一个石木工小组。在这次营建天文台的工作中,冯天明不仅表露出极大的热情,而且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

从学校毕业后,冯天明到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然而按照学院严格的校规和极其重视实习的条例,他必须同时在机器工厂当学徒。在工厂里,他学习了钳工、铸工、锻工,还在机车装配库干过3个月,这些使他有了相当的技工常识和经验,而这些都对他未来的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冯天明心中的终极目标,是宇宙飞行。而在这时期,世界范围的火箭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航天时代的来临就在一些理论家的头脑中形成了最初的构想,象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使用液体燃料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张。而此时,大量的火箭研究工作开始在各国实验室里进行,火箭技术已经进入了最初的实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