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血肉磨盘(第2/4页)

当明白除非投降,否则再无生还希望之后的日本军队竟然从被围初期的惊恐中沉静了下来,他们变成了一群手拿武器的僵尸大军,再没有一丝恐惧、怜悯或者其他正常人所应该有的感情。面对这样一群相信“以不死之心战者生(死なんと戦えば生き,上杉谦信最有名的话之一,抄自《吴子》)”的怪物,天上的战机、怒吼的火炮乃至奔横冲直撞的钢铁巨兽都失去力量,唯有用东北军士兵的血肉变成巨大的磨盘,去一点点磨掉日军的意志和生命。

面对巨大的伤亡,钟离卫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而是将本可以滚滚向前冲过边境的钢铁洪流硬生生钉在了桑叶河战役开始前的实际分界线上。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另一侧边界上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土耳其的沦陷,苏军已经开始大量的东调,这时候的中国民众还不知道真正的战争就要到来,但北京却清醒的意识到,土耳其的迅速沦亡将使苏联和中国的决战很快爆发,浓重的战争的阴云正在中国的西部边疆上空聚集。在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况下,北京需要在东方获取哪怕只是片刻的宁静。

虽然战场上的喧嚣日渐平静,另一条战线上的宣传战却刚刚开始。日本方面面对一个世人皆知的满盘皆输的结局,竟然恬不知耻的宣布共击落2260架中国飞机,中国官方口中的中国空军战绩则差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共消灭了1246架日本战机。当然,这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大话竞赛而已,如果双方吹出的牛皮都是真的,那么中国和日本双方在正常桑叶河战役中投入的空军力量都是不够被对方击落的。双方公布的损失则都打了不少折扣,中国方面宣布从1942年7月到11月共有251架战机坠毁或失踪,而日本方面则只承认162架战机损失。桑叶河的空中作战对中国和日本空军在二战前期的发展和表现都影响巨大。为了应付灵活的中国战机,日本在前期研制装备的战机在机动性方面都极为出色,其航程也令美英等国极为惊讶。但是由于东北军后来参战的新式战机的火力空前强大,日本方面及时发现本方战机在防御力和机体强度方面的问题,重新走上了正轨。而日本陆军航空兵在战争初期成功的对地支援,使得日军积累了足够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方面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吸收消化使得日本的轻爆和重爆部队战斗力在后来有了极大的提升,令战场上的盟军部队吃尽了苦头。中国则看到了高速轰炸机的卓越表现,更坚定了“轰炸致胜”的看法,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将日本本土炸成火海的“空中舰队”。

此外,由于中国和日本都将航空工业参考系选成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对手,因为对自身的发展水平都产生了一定的错误的认识,当日本在太平洋面对研发能力异常强大的美国人时,当中国在东线碰上技术先进,在德国人的帮助下技战术水平都达到巅峰的苏联人时,这两个亚洲大国都注定要陷入新的浴血奋战。

桑叶河空战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天空被鲜血染红的恐怖景象对于中日双方来讲都已经习以为常,而这才是老兵们最可怕的地方,他们不害怕死亡,却害怕被遗忘。

面对多次进攻的惨败,西伯利亚驻屯军并不服气,战争赌注越下越大,投入战场的兵力和装备也越来越多。

为了弥补战场兵力的不足,西伯利亚驻屯军司令部小松原中将又调来第1独立守备旅团级,东西伯利亚区步兵第14旅团、骑兵第3旅团。石原混成旅团等部队,使桑叶河前线小松原中将指挥的各军兵种兵力达到了18万人。

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西伯利亚驻屯军司令部从东西伯利亚内地调来了野战重炮第5联队,独立野战重炮第7联队,秋田重炮兵第3旅团。加上已有的各种炮兵部队,桑叶河前线日军已有重炮、野炮重迫击炮、各式山炮速射炮、高射炮共计1238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