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两个统帅(第2/4页)

在这些噩梦一般的日子里,斯大林对那些“失职”的将军们的惩治并不是单纯的感情冲动,而是30年代末他的专横的继续。事实上,被他处决的巴甫洛夫从1941年6月起,举行过5次集团军级的野战演习、1次集团军级的指挥员和司令部就地作战演习、5次军级的作战演习、1次方面军级的作战演习、1次有两个坦克军参加的无线电演习、2次师级和1次军级操练。巴甫洛夫仔细地注视着敌军的部署情况,一再向国防人民委员提出将军区部队由纵深调至边境地区。战争爆发时,军区部队正在整编。正在组建5个坦克军、1个空降军、3个反坦克旅等等。上述各部队都还没有组建完毕,物资装备也不齐。

巴甫洛夫知道中国人准备发动突然袭击,所以请求允许进驻国境沿线的野战工事。6月20日,由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华西列夫斯基签名的密码电报通知巴甫洛夫说,他的请求已报告人民委员,人民委员不允许进驻野战工事,因为这可能招致中国人寻衅。

无论是战前还是在艰难的防御作战期间,很多人都不认为巴甫洛夫的行动中有任何破坏行为或是叛卖行为。方面军遭到失败并不是因为巴甫洛夫没有能力,而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其中主要的是:敌人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敌人进攻的突然性、红军占据筑垒地域太晚、库利克不懂行的干预……

至于第4集团军司令科罗布科夫将军,应当说,对这位在芬兰战争中曾经率领自己的一师人英勇作战的、有才能的指挥员的不公正是骇人听闻的。芬兰战争结束后,科罗布科夫将军被任命为军长,后来,在战争爆发前几个月,接手指挥第4集团军,他是一位勇敢而积极的集团军司令。他的不足之处是他力求无条件地执行军区司令部的任何命令,其中包括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命令。

为什么被逮捕并交付法庭审判的恰恰是虽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却继续存在,而且同方面军司令部保持着联系的第4集团军的司令员?原来是因为,按照“摊派”,东方方面军应当有一名集团军司令员交付审判,而当时在场的只有一个第4集团军司令员。第3集团军司令员和第10集团军司令员当时不知道在哪里,同他们失去了联系。这就决定了科罗布科夫的命运。科罗布科夫的受惩使苏联红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集团军司令员。很多人认为,他日后本来是可以跻身于红军最优秀的指挥员之列的。

有许许多多原本可以成长、但却未能成长起来的人。很多人在战场上牺牲了。也有不少将军在竭尽一切可能进行战斗之后,不愿沦为俘虏或是斯大林的惩治而自杀身亡。有许多报告谈到这种情况。第17摩托机械化军军长彼得罗夫少将向铁木辛哥元帅报告说,他的副军长科若欣自戕身亡……西部特别军区空军司令科佩茨自杀……西部特别军区政治宣传部部长列斯捷夫在报告中把自杀解释为“由于空军的部分失利和较大的损失而引起的胆怯心理……”当时说的(也许只是害怕被人指责为惊慌失措分子吧?),失利是“部分的”,而损失只是“较大的”……

被卷进悲剧性事件漩涡的某些将军,其命运比自杀还要悲惨。

国家安全机关曾经向斯大林报告说,有两名将军自愿投降了中国人,而且为中国人效力。一个是原第28集团军司令员卡恰洛夫中将,另一个是原第12集团军司令员波涅杰林少将。斯大林批示:“审判。”不是所有的命令,远不是所有涉及前线事务的命令,尤其是在战争初期,都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如果都执行了的话,那么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快打到莫斯科城下了。可是像“审判”这样的命令却是肯定执行的。结果这两名将军根据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被缺席判处枪决,“并没收个人财产,要求剥夺所受奖励——苏联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