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两个统帅(第4/4页)

斯大林从未完全放弃残忍的“游戏”。不过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严酷的年代可以为“领袖”的残忍措施辩解。

斯大林象一座阳光照耀下的大理石雕像,阳光照射的一面被当作了现象的本质。而处在阴暗的一面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事实上,“向阳的一面”只是一种假象。真正的斯大林,却始终藏在让人民瞻仰的雕像的后面。

斯大林并非“英明的统帅”,并非像成百部巨著、影片、长诗、研究报告、声明向世界宣告的那样。他不是平庸之辈。他是一个拥有实际才能和坚强意志、不乏坏点子、不惜通过血腥试验的代价来掌握战争艺术奥秘的书斋型统帅。苏联国家和军队的悲惨处境,完全是那个成为最高统帅的人的失算、自信、缺乏远见、实行血腥恐怖政策的结果。有人认为不详诿过于一个人,要知道当时有党,有党中央,有政治局,还有他周围的一班人。不错,是有这些。但是在独裁统治下,在实行恺撒主义的条件下,所有国家的和社会的机构实际上都失去了自己的作用。独裁者凭自己的意志决定一切,这一点决不能忽视。真相不可能永远被隐瞒,上百万苏联军民首先是由于军事政治领导人的失误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斯大林从来没有卓越的预测能力。而在智慧的教条主义气质下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最主要的是,斯大林在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大机敏的智慧的情况下,不能依赖职业的军事知识。他不懂军事科学,不懂军事学术理论。他是在以鲜血获取经验、进行多次试验和犯许多错误的过程中来掌握战略学和战役学的各种深奥道理的。他在内战时期作为几条战线的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全权代表所取得的经验,对于占据最高统帅职位的人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够的。

斯大林能保持统帅的名声,是靠了(尽管这一点很少有人谈起)总参谋部的集体智慧,靠了一些在战时同他一起工作的具有非凡才能的高级军事将领。其中首先是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安东诺夫。斯大林实际上从来没有在部队、司令部、野战指挥所里呆过,对军事体系的作用机制没有真正的了解,常常缺乏(特别是在战争开始后的一年半内)对作战时间、对战场的实际空间坐标、对部队的潜力的感性认识。所以他的一些指示预先就注定无法执行,或者是没有考虑好就匆忙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