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亡西夏(第4/5页)

术赤死时年仅四十岁,继承钦察草原汗位的是他的嫡次子孛儿只斤?拔都。这个刚刚进入少年期的孩子骑着他父亲的战马伫立在高坡上,像他爷爷当年那样,向蒙古战士们许诺,他将率领他们越过高山、沼泽,越过一切阻碍,去征服怯懦的种族,直到瀚海边缘!

这个孩子说到做到,他是所有蒙古黄金血统中长子的儿子,他的征战欲望会书写出举世浩大、空前辉煌的征服者史诗。

成吉思汗知道了这些,心情激越而复杂,他祝福这个孙子,并派蒙古军中硕果仅存的老将速不台去钦察草原,帮助年幼的拔都站稳脚跟。

成吉思汗到了最后的时刻,真的走到了自己的终点。这一时刻,陪着他的有心爱的妃子,有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拖雷,他还等到了最想听到的战报。西夏最后一座城市—都城中兴府终于撑不下去了。党项人像是被上天遗弃了一样,厄运接连而至:外面围着如狼似虎的蒙古军,城里居然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地震过后,中兴府内瘟疫横行,人畜倒毙,成了一间巨大无比的病房。再也撑不下去了,夏末帝李睍主动请降。

投降有一个附加条件,李睍请求蒙古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时间。如果同意,届时他将亲自去六盘山谒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冷笑,准降。但是投降之日,即是西夏亡国灭种之时。他恨透了这个反复无常、无胆无勇、两面三刀的无赖种族,像牛皮糖一样斩不断扯不烂。他深信,哪怕这时吓破了党项人的胆,可是危机过后,这个种族仍旧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天性如此。

成吉思汗死于当年的七月,蒙古军封锁死讯,秘不发丧,直至党项人开城投降。蒙古军冲进城去,杀光了所有人,烧光了一切东西,把大地上所有关于党项的一切印迹都抹平。立国一百九十年,经历十位皇帝的西夏至此灭亡。

千年以后,能证明西夏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只剩下了几座孤零零耸立于戈壁荒漠上的西夏皇陵。对于这个结果,笔者只有两个字的评价—活该。

至此,蒙古军才为成吉思汗治丧。他的灵柩要千里迢迢运回蒙古故土,在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地点下葬。那个地点是神秘、神圣,不许外界知道的。为了保证这一点,路上所遇到的所有生物全都杀掉,到了墓地,以整棵树挖空作棺材,外面以三道金箍扎紧,挖出巨大的深坑,挖出的土层严格区分,怎样挖出来的,再怎样填进去。

落葬之后,纵万马在其上奔驰踩踏,与周围浑然一体。留五百名士兵守护一冬,至第二年春天青草长成时才离开。

离开时选一头母骆驼与它的幼崽,杀幼崽,留母骆驼。一年之后,只见茫茫草原四野无涯,纵目所见毫无区别,而母驼走到一处悲嘶长鸣踟蹰不动,那里就是当初杀幼崽的地方,也就是成吉思汗的葬地。这时再杀掉母驼。

从此之后,再没有任何线索能找到那片墓地,那里就是蒙古人所称的“起辇谷”。

成吉思汗驾崩,世界暂时停转。这是一个定律,每当蒙古铁骑纵横大地四处肆虐彻底失控时,只有一件事情能让他们立刻消停。

时任蒙古大汗去世。

这意味着巨大的权力出现真空,所有人必须马上回家去投票。政治无处不在,利益每多纷争,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成吉思汗生前有过遗嘱,蒙古大汗的继任者是他的嫡三子窝阔台,可是说到底这是个无可奈何的打折决定,窝阔台本人是嫡系四子里能力最弱的那个,连脾气都温和得不像个蒙古男人。至于说什么唯其温和才能团结,那只是宣传口号。

成吉思汗自己都不当一回事,他把汗位传给了三儿子,所有的精兵却都留给了四儿子拖雷。孛儿只斤?拖雷在蒙古享有盛誉,被称为“仁侠”。他几乎集蒙古男人的美德于一身,他强悍得百战百胜,动辄屠城;他仁爱,为了父兄儿女可以做任何事;他公允,在他的统治范围内,没有谁敢仗势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