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通往南京之路(第7/17页)

杨生一听,立刻灰溜溜地逃走。

长沙城实在太大了,萧朝贵站在城下有些茫然,应该从哪里攻起呢?萧朝贵看来看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总不至于到了这里什么也不干吧!萧朝贵下令就地放炮,炮弹虽然打中了城墙,但是没有伤到一个人。萧朝贵终于发现在东南角有一个最高的城楼叫天心阁,萧朝贵心想,这肯定就是城门,往这里轰吧!

长沙城其他地方没有大炮,偏偏这个天心阁这里有两尊大炮。你开炮我也开炮,城上的人看到下面有一个人衣服穿得特别鲜艳,简直就像是开丝绸店的。行了,目标太明显了,就轰这个人吧!这炮弹一来,萧朝贵一命呜呼,萧朝贵万万没有想到漂亮衣服也会要了自己的命。

就这样,太平天国的又一个领导人殉国。

萧朝贵一死,他手下的先锋曾水源极为悲愤,发疯般地攻城。那边江忠源听说长沙危机,立即赶了过来。江忠源来了以后,发现长沙城防御太糟糕了,自己亲自指挥防御。没多久,就接到一个好消息,新任的湖南巡抚正从云南赶往湖南,湖南总算有最高领导了。贵州知府胡林翼和将军向荣也正日夜兼程赶往湖南。

曾水源拼了命想攻下天心阁,江忠源跑到这里一看,说:“如果让长毛攻下天心阁,长沙就保不住了。”

杨秀清得知萧朝贵战死的消息也非常悲愤,他和洪秀全正一起率领大军逼向长沙。与此同时,清军将领和春与张国梁也赶了过来。太平军的先头部队还没到长沙,就在永兴城外遭到张国梁的袭击,损失了不少人手。杨秀清的目标直指长沙,太急切了往往会给敌人留下许多漏洞。

杨秀清不顾张国梁的骚扰,径直带兵攻向长沙。张国梁不断在后面偷袭太平军的后续部队,斩获颇丰。

杨秀清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在萧朝贵出发一个月后,也就是萧朝贵死的时候他才发兵,错失了攻下长沙的最好机会。有人推测杨秀清对萧朝贵不满,洪秀全作为最高领导者,故意让萧朝贵来限制杨秀清,所以杨秀清才迟迟不发兵。

这时候发兵显然已经有些晚了,在长沙城汇聚着向荣、和春、张国梁、江忠源、骆秉章等人,后来还来了左宗棠和郭嵩焘,黑马们全都来了,而且兵力有三万多人。杨秀清怎么打啊?估计是怎么打怎么输,除非这些人老毛病又犯了,互相扯皮,互相争执,还没开战先搞内讧。

杨秀清终于被张国梁搞烦了,只好回头先收拾张国梁。让杨秀清意外的是,张国梁真不是好惹的,他不但没收拾张国梁,反而被张国梁收拾了。杨秀清还是用老办法,设埋伏,在攸县丹陵桥附近设下埋伏。张国梁的参将文岱来到丹陵桥,一眼就看出这里有埋伏,可想而知太平军埋伏工作之粗糙。

文岱决定将计就计,在松林里埋伏了两千精兵,自己带着几百人走向丹陵桥,佯装中计。太平军冲出来追杀,文岱又假装撤退,太平军不疑有诈,一直追到松林里。这时,清军伏兵齐出,此时,太平军终于见识到张国梁的厉害了。张国梁的部队善用火器,火枪噼里啪啦地射向太平军,太平军一片哀嚎,几百人阵亡。无奈之下,这支太平军只好退到谭家村。

张国梁真狠,别人撤退了,还不放过。他又让人掘开河堤,淹了谭家村,结果不光是太平军,就是连谭家村的百姓也无一生还。

七月初七,太平军的一支五千人部队终于和曾水源会师。曾水源这下遇到水源,活了,率领大军发动突然袭击,歼灭了蔡公墓一带秦定三的部队。江忠源赶过来支援秦定三,结果被杀下马,他的兄弟们拼死才救回他。江忠源是个硬骨头的汉子,虽然大腿中枪血流如注,仍然坐在轿子里指挥战斗,硬是把曾水源杀了回去,保住了蔡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