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通往南京之路(第8/17页)

七月十四日,洪秀全和杨秀清终于到达长沙。洪秀全在城楼下,骆秉章在楼上,都是广东花县人,老乡见老乡,并没有泪汪汪,只是沉默,一种阴郁的沉默。也许骆秉章心想,好你个洪秀全,你什么不好做,偏偏要去做贼,看老夫今天就替家乡父老收拾你这个逆贼。洪秀全心想,骆秉章啊骆秉章,你竟然充当清廷的走狗,真丢我们广东人的脸,今天我就要替天行道,让大家看看做走狗的下场。

其实,这两人完全没必要互相憎恨,如果洪秀全考上了科举,也会跟骆秉章一样站在城楼上。骆秉章考中进士那时在广东名列第一,至少就学习成绩来说,洪秀全是无法望其项背的。但现在不会读书的洪秀全混成了天王,骆秉章不过是清廷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而已。优等生变成了中规中矩老实本分的公务员,差等生变成了翻江倒海的混世魔王——这跟现在的社会现实是多么相似啊!

史载这次围攻长沙的太平军有十万,但根据李秀成的说法,只有五六万人。其实,这次太平军只是号称十万,真正的人数不过五六万,而能够作战的也就一两万人。清军的实际数目可能在三万左右,加上乡勇,不会超过五万。

长沙会战是太平天国历史上三大最惊心动魄的战争之一,另外两战分别是曾国荃在安庆大战陈玉成、左宗棠与石达开在宝庆血战。

太平天国高层对这次战役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共同研究,决定先派几千人挖地道。当时,长沙的清军只有两万人,还有两万人滞留在郴州,一时之间过不来。所以,杨秀清和韦昌辉的任务就是把长沙城围起来,慢慢吃掉。石达开负责渡过湘江,打通粮道,同时击毙一切支援的清军。

这个战术还是非常严密的,关键就看实战效果怎么样。

九月初一,太平军七千人扑向浏阳门校场和江忠源大营。江忠源已猜到杨秀清的打算,提前给城内的向荣发了求援信。向荣挑选出两百个最勇猛强干的士兵前去支援。江忠源习惯用腰斩战术,固营坚守,吸引太平军的主力,然后让秦定三率领乡勇从后面将太平军拦腰切断。

杨秀清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习惯用螃蟹战术,中间虚空,两翼的势力很强,就好像是两个巨大的蟹棒。秦定三企图拦腰切断,首先遇到的是两翼军队。面对两翼强大的军力,秦定三的部队一下子就崩溃了。

这时候,和春赶过来支援,和春、江忠源和秦定三三路兵马同时跟进,太平军招架不住,败退到陈家陇。江忠源奉行痛打落水狗的政策,一路追到陈家陇,没想到杨秀清在这里埋下了伏兵,这样一来,反而把江忠源给围住了。双方势均力敌,一直打到天黑,没有分出胜负,各自退去。

石达开那边情况比较好,他渡过湘江后,控制了大片的农田,当时正是收割的季节,粮草是没有问题了。杨秀清打算把战线移到西面,江忠源再次识破他的意图,请求向荣出兵渡江,但向荣一口回绝。石达开势如猛虎,在西面战场上所向披靡。向荣后悔莫及,但是仍然对江忠源非常厌烦。江忠源的计策明明是对的,但向荣偏偏不配合自己,于是非常恼怒,发誓永远不再和向荣合作。

石达开那边形势一片大好,但杨秀清这边却连吃败仗。清军最终接受了江忠源的建议,派兵去支援西岸,石达开的势头这才被遏制了。随后,赛尚阿亲自指挥对石达开的战争,千辛万苦之下终于击败了石达开。

清军将领朱启仁非常凶悍,他一路追到石达开的大本营,想赶尽杀绝,贪心往往要吃大亏。朱启仁非但没能灭掉石达开,反而全军覆没。石达开这人打仗喜欢玩技巧,尽量避免跟人正面对碰,向荣呢,喜欢硬战血战。向荣把石达开逼到橘子洲,硬是逼着石达开跟自己正面对战,石达开被逼无奈,只好跟向荣正面开打。没想到这一打,居然打得向荣全军覆没,向荣带着几十名亲兵仓皇逃走,又献了一次大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