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雅人的哲学(第3/5页)

面对着混乱不堪的局势,攸侯喜指挥官当机立断拔出短剑,猛地刺了野驴一刀。野驴突然吃这一下,痛得大声嘶鸣起来。驴鸣高达六千赫兹的频率振荡在一瞬间压制住了所有人,刀剑矛戈当啷掉了一地,因为大家都用双手捂住了耳朵。

第一时间控制住了局势的攸侯喜指挥官策马,不,策驴驱开所有孔穴外面的士兵,从身边的树上扯下一根藤蔓缠在野叫驴嘴上,让它安静。紧接着他下了驴,大声命令孔穴里的士兵把所有可疑的人都揪出来。

抓捕过程没持续多久,士兵们从大约二十几个孔穴内揪出了约两百人。这两百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从人口比例来看应该属于一个自然群落。从人种上判断,他们的肤色也是黄色,圆顶颅骨,与殷商人有几分相似。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赤裸着身体,只有少数几个人用质地不明的植物纤维围住脖子,任由其他部位裸露。

令殷商士兵惊讶的是,这两百名男女老少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就是用双手捂住眼睛,身体瑟瑟发抖。

当时攸侯喜指挥官还并不了解玛雅人的消极实证哲学,他只是觉得古怪,于是就向随军的公共关系专家求助。

公共关系理论认为,无论是哪里的人类,都有着心理上共同的消极性,他们拒绝面对现实,并借此获得不可靠的安全感。唯一的区别在于,在有些地区,这种特性是隐性的,而且是个人行为;在其他一些地区则是显性的,甚至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态度,玛雅文明显然属于是后者。

当然,这是在殷商公共关系专家搜集到的样本数量足够多后才得出的结论,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当时在纳海姆部落,专家给攸侯喜指挥官的回答仅仅是:他们很害怕。

攸侯喜指挥官命令把俘虏里所有年纪比较大的男性,还有脖子上缠着植物纤维的人都带到自己面前。根据经验,老者在未开化部落中往往是居于决策者的地位。至于那些脖子上缠植物纤维的人,如果放在殷商,这就是最低级的奴隶装束,但在玛雅部落他们应该是贵族或者有钱人,因为别人都光着身子。

审讯工作进展得很不顺利,那些俘虏都拒绝把手从眼睛上放下来。攸侯喜指挥官不得不使用不仁道的方式,叫人强行掰开俘虏们的手指,并用小木棍把眼皮支起来。

这些俘虏恢复视力以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号啕大哭,并趴在地上打滚。这可以理解,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连逃避现实都无法做到,那么他的人生可以说真的是失败到家了。

不耐烦的士兵抽出剑横在吵闹的俘虏脖子上,让他们安静。这些玛雅人感觉到了脖子上一丝威胁的凉意,他们无法再度闭上眼睛来论证这威胁不存在,只得乖乖地闭上了嘴。

接下来的问题是语言。

根据对玛雅古文明遗迹的发掘成果,玛雅文明确实存在文字。这些方块象形文字全部都镌刻在玛雅金字塔的墙壁上,呈现出一个个方块形,书写方式复杂无比,以至于有人坚持认为那些只是装饰用花纹。

玛雅人在文学上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他们都是些印象派的写实主义者。对于每一个文字都精雕细磨,力求完美而优雅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一个玛雅人想记载下负载,他们就细致地勾勒出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和她背上的两个孩子,并且加上光影以及远方贫瘠土地的透视效果;如果他想表达这块岩石很重,就会动员几十个玛雅人花上一百多个工作日把那块石头拖到墙壁前,用植物根茎制成的墨汁拓下岩石的轮廓,然后杀掉其中一些劳工,把他们的尸骸镶嵌在石影四周。

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得玛雅文化的发展节奏非常缓慢,但同时也抑止了玛雅文明群落内部的战争玛雅的国王们经常发现撰写一份宣战书所耗费的人力,甚至比参与战争的人还多。以经济学的眼光来看,这显然是件极其不划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