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逐鹿者郭嘉(第3/14页)

“司空府军师祭酒,颍川郭嘉。”杨修回答。

刘协凛然。郭嘉的厉害,他一直在听伏寿、杨修等人说,想不到居然在这里碰到。郭嘉看到刘协望向这边,连忙跪拜于地。红昌也有样学样地跪下来。

“听闻陛下小疴已愈,龙体复有天然之盛。臣郭嘉不胜欣喜。”

郭嘉之前见过刘协数面,尽管两者没什么近距离接触,可杨修可不敢保证郭嘉不会看出什么破绽。他试图插嘴,刘协却抬起手来阻止杨修,对郭嘉说道:“郭祭酒,怎么你看起来,脸色不大好?”

郭嘉道:“臣天生体弱多病,已服食丹药,不劳陛下费心。”刘协“哦”了一声,吩咐宫里准备些药物,赐给郭嘉。郭嘉也不客气,叩头谢恩。

杨修在一旁偷偷观察,他忽然在刘协眼中看出一丝自信的光芒,这自信在他刚才入府时还没有。杨修微微攥住手里的骰子,想看看这位假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刘协道:“祭酒这官名,源自稷下学宫。到了本朝,五经博士之首乃名之曰博士祭酒。州郡有郡掾祭酒,三辅有京兆祭酒,宫内有东阁祭酒等,都是典训喻、掌教化的要职。”

谁也没想到,这位天子居然开始说起官职沿革的事情来,这下子连郭嘉都摸不着头脑,饶有兴趣地看着皇帝侃侃而谈。

“司空大人新设的这个军师祭酒,想来亦是有教谕之意。郭祭酒我说的可对?”

“诚如陛下所言。”

刘协笑起来,他又说道:“孔少府前几日上奏,建议群儒聚议于都城,重开经塾。刚才我与卞夫人还在说,曹司空的几位公子,也需要名师指点。荀令君虽有大才,可惜政务缠身,你这位军师祭酒,可得要多帮帮他呀。”

这一席话说出来,大出伏寿和杨修意外。孔融本来在籍田时已经提出了“聚议”之事,后来被曹丕遇刺给耽搁了。现在刘协重提此事,显然是有意促成。他于曹丕有救命之恩,又打的是曹氏几位公子的旗号,卞夫人那里自然不会反对。

而他拿“祭酒”本意说事,貌似无赖,计较起来也真难以辩驳。郭嘉是曹操的左臂右膀,断不可能在官渡战酣之时留在许都讲经。如此一来,聚议之事他也不好反对,否则就有“据溷不屙”之嫌。

这是刘协听到“军师祭酒”时灵机一动想出的手段。郭嘉听了,无惊无怒,淡淡答道:“臣体弱多病,不堪从命。倘若聚议之事可行,倒是有一人,足可为荀令君分忧。”

“哦?哪位?”

“宣义将军贾诩。”

刘协听到这个名字,整个人的情绪陡然慢了半拍,一丝怒意自从容的表情缝隙间飘然而出。这一切,都被咳嗽连连的郭嘉收入眼中。看来,这位皇帝对贾诩始终是恨意未除啊。

那边两人正议着事,在一旁的伏寿忽然发现,冷寿光表情不甚自然,便小声问道:“你怎么了?”冷寿光垂头道:“臣看到一位故人。”

“故人?”伏寿对冷寿光过往历史并不了解,不禁大有兴趣。

“臣原来修习房中术,曾有一位师兄,才华在臣之上,想不到居然在这里见到了。”

冷寿光抬眼盯着郭嘉略显疲惫的脸色,说不清是怒是喜。

探视完曹丕以后,皇帝皇后返回居所。刘协耐不住天天窝在屋子里的圈禁,去院子里打拳活动筋骨。自从他在籍田惊鸿一现以后,现在全许都的人都知道,皇帝学了一套能够强身健体的“五禽戏”,龙体恢复很快。如果不是恪于皇家威严,恐怕会有许多人来求学。

刘协出去以后,伏寿坐在铜镜前卸簪,照例让冷寿光在后头按摩肩膀。她一边把脸上的花钿一一取下,一边问道:“这么说来,你跟郭嘉曾经是师兄弟?”

听到这名字,冷寿光按摩的力度有了微妙的变化。他苦笑道:“那时候臣可不知道他就是郭嘉,他在门中用的名字,叫做戏志才——我们华门的规矩,弟子都须起双名,以与世人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