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风歌(二十八)军功封侯(第3/5页)

画外音:

陆贾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南越国三个郡,这个功劳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了,然而陆贾的功劳簿并不仅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一个让张良陈平等一流谋臣都自愧不如的奇功。那么陆贾的这个功劳又是什么呢?

王立群:

陆贾最值得研究的不是凭他的三寸之舌,为刘邦拿到了三个郡,陆贾还有一大功,就是他提出来了西汉初年的治国理念,刘邦手下没有一个人提到这个问题,刘邦手下的文武大臣倒不少,这些人都有一个最大的弱点,文化底蕴不足,周勃封了八千一百户,仅次于张良跟曹参,那是第三功臣啊,原来是干什么的呢?是个编织工,还会吹箫,这些人都不懂得治国理念,怎么治理西汉一代王朝,解决这个问题的,从理论上解决,从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的,陆贾,所以陆贾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里程碑,西汉初年所有的人到今天还值得研究的就是陆贾,所以我们说西汉初年封了那么多功臣,这些功臣按我们今天来看,真正能够保证刘邦建立的西汉政府长治久安的是陆贾,陆贾提到了治国理念,这件事怎么来的呢?还有一个小典故,陆贾经常在刘邦跟前一说就说到《诗》和《书》,这个《诗》就是《诗经》的简称,书就是《尚书》的简称,就是陆贾跟刘邦说话,经常一说就是《诗》怎么说,《书》怎么说,引证《诗经》的话,引证《尚书》的话,把刘邦闹蒙了,刘邦从来没有读过《诗》、《书》,然后陆贾一张嘴不是《诗》就是《书》,所以刘邦最后火了,刘邦这一火,刘邦说了两句名言叫,“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乃公”,“乃”是第二人称代词,你,“公”,老子,你老子是马上打得的天下,我要什么《诗》、《书》,懂那个意思了吧,我是在马上骑着马打下来的天下,你别我跟前一张嘴不是《诗》就是《书》,陆贾马上反驳他,马上能得天下,马上能治天下吗?把刘邦问住了,刘邦傻到那儿了,再说不出来了,所以陆贾就给刘邦出了个大难题,马上得了天下,能不能马上治天下,马上、马下之争,实际上是个治国理念之争,怎么治国不是你马上就说了算的。

而且人家陆贾能举出很多例子,陆贾饱读诗书啊,他说历史上倒是有那么三个人只靠马上的,一个吴王夫差,一个晋国的智伯,还有一个就是秦,刚刚被灭掉的秦,这三个是只靠马上,结果夫差被勾践灭了,治伯被韩、赵、魏灭了,秦被你灭了,马上治不了天下,但马下治天下,这一说刘邦更说不出道道,刘邦说这样吧,你替我写写东西总结一下秦为什么亡,总结这个经验教训,你再把历史上所有亡国教训都给我写一写,陆贾就写了十二篇,每写好一篇递给刘邦,刘邦一看就叫好,左右都呼万岁,后来这十二篇合起来就成了中国思想史上一本著名的书,叫《新语》,新旧的新,语言的语,陆贾《新语》这部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非常重,西汉初年真正的功臣是陆贾,那么陆贾分析的是分析什么呢?“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行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假如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行仁义,效法先王,用文治来治理天下,你刘邦怎么能从人家秦国手里面夺得天下呢?刘邦一听傻了,其实刘邦应当总结两点,刘邦只总结了一条,大家还知道三杰之说吧,我们前面讲过三杰,其实三杰是刘邦对自己灭项羽的一个总结,他让让大臣们谈一谈,为什么项羽打不过我我能灭了项羽?大臣们说了好多,他说因为我有三杰,这说明刘邦思考过他怎么打败项羽的,但是刘邦恰恰失去了一点,没有思考过怎么夺了人家秦朝的天下的,陆贾给他点出来了,陆贾点出来了,刘邦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两点,第一叫逆取顺守。第二叫恃力而亡。逆取要顺守,只凭借暴力一定要亡国,这两条说得刘邦哑口无言,所以陆贾在《新语》中间提出来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要反秦之弊,与民休息,这就关系到治国了,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第二要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第三要无为而治。其实这三条: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无为而治是相通的,就是对农民好一点,少向农民伸点手,别老去掏农民的腰包,让农民得到休养生息,陆贾的这个观点奠定了西汉初年将近七十年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