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风歌(四十二)英雄末路(第3/5页)

那么燕国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叛乱不断,燕国地位就显出来重要了,如果叛乱一旦平定了,下一个要整肃的对象就是燕国,你也会被整肃掉。他这个话实际上是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人生道理,叫什么道理呢?说一个人你有没有价值,实际上取决于你有没有使用价值,这话讲的它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换句话说,你这个人只要有用你就有价值,你要没用你就没价值,只有使用价值你才有价值,一旦使用价值消失,你就没有价值了。这一说张胜明白了,闹了半天这陈豨不能灭,陈豨不灭燕国才能长存,燕国长存我才能够受到重用,不断地出使匈奴,你把陈豨给一灭燕国就不重要了,燕国一不重要,那么我也不重要了,他就明白了这么个道理。所以他回来,他在那儿他不经燕王卢绾同意,他就告诉匈奴,我告诉你匈奴,你可别帮助汉朝灭陈豨,你帮助陈豨去对抗汉军,别让陈豨灭了。回来他就向卢绾报告,这卢绾事前怀疑张胜投敌叛国,已经向中央打报告要给张胜灭族了,张胜回来把这番道理给卢绾讲了一下。卢绾一听明白了,那个报告已经打了要灭族,张胜怎么办呢?找了一些其他的人杀了,说这些人就是张胜的家族,然后把张胜保存起来,所以很多人死的很冤枉。就是因为当时需要杀人,找了一些人杀了,说这些人就是张胜的家族,就把张胜给救下来了。然后就安排了两个人,第一,张胜长期驻守匈奴,作为一个交通站,然后再派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范齐,长期驻守在陈豨那儿帮助陈豨来对抗汉军。

所以卢绾做了两件错事,卢绾听完这个话以后,卢绾为了长期保持住自己燕王的位置,一个派张胜驻守匈奴,一个派范齐驻扎在陈豨的军队中间帮助陈豨。卢绾这个事做了以后就暴露了,怎么暴露的呢?陈豨被杀,陈豨的副将投降了,把范齐受卢绾的委托帮助陈豨的事报告刘邦了,所以刘邦一下就知道卢绾是帮陈豨的,不是灭陈豨的。后来又抓住一个匈奴的降将,匈奴这个投降的人又说他不光这样做,他还派了一个大使长期驻在匈奴那儿,这个人叫张胜。刘邦一听,两件事都证明卢绾通敌,通匈奴,通陈豨。

画外音:

卢绾是刘邦最好的朋友,又是刘邦因亲封王的第一人,刘邦会想到别人叛乱,但绝对不会想到卢绾也会叛乱,所以卢绾叛乱的消息得到证实后,刘邦可以说是深受打击。那么作为刘邦最信任的人,卢绾叛乱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立群:

卢绾的叛乱其实是两大原因,第一叫私欲膨胀,什么叫私欲膨胀呢?其实卢绾原来没有叛乱之心,他就想长期做燕王,其实长期做燕王最好的办法,就是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你才能长期做燕王。他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觉得我帮助陈豨联合匈奴,我就可以长期做燕王了,只要陈豨不灭,我这个燕王的位置就可以长期稳定地坐下去了,这是他最大的一个错误,而且这一错以后再也无法改悔。第二个原因疑惧之心,这个疑惧之心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刘邦对诸侯王疑惧,第二是诸侯王对刘邦疑惧,这个疑惧疑惧,两个方面,一个是猜疑,一个是恐惧。刘邦跟诸侯王他们之间疑惧之心的产生是起源于韩信,首先是没有任何理由就夺了韩信齐王的兵权,第二是没有任何确证就诱捕了楚王韩信,第三是没有任何过失就把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这三点非常致命,这叫无理由、无证据、无过失,最后把韩信抓了。所以把韩信一抓,最后在诸侯王中间就产生了一个恐惧症,只要说刘邦找谁谈话,这人就完了,刘邦一约谁谈话这人立即就反,因为他不反他怕被韩信那个同样的办法,一谈话就抓起来,所以谁都害怕晚年跟刘邦谈话,只要刘邦一召他去谈话,这个人必反。臧荼第一个反,因为他是项羽封的,他害怕,他反了。楚王韩信第二个反,因为他是三个“无”,无理由、无确证、无罪过,把他降为淮阴侯,所以他反了。第三个是韩王信被怀疑,把他迁到代国去,他反了。第四个是梁王彭越,被杀。第五个是淮南王黥布,见人家都是谈完话都反,所以他不谈话他也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