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解读赵构:骑泥马渡江的皇帝(第3/19页)

这一次,童贯也被打怕了。他害怕朝廷怪罪,秘密派遣部下,前往金国请求派兵夹攻燕京。当年十二月,金兵经居庸关,直捣燕京,很快就将燕京拿到了手。

到此为止,除了两座主动投降的城池之外,堂皇天兵屡屡败绩,几乎无所建树。第一次打败之后,金兵地理隔绝,不知道这个消息。徽宗君臣在给金国皇帝的国书中,还口无遮拦地告诉对方:大宋帝国的军队如约出动,屡败契丹,俘获甚众,军威大震云云。等到第二次大败时,恰好大宋帝国使臣刚刚到达金国大营,不久,就传来了宋军的败报;而且,开战以来,大宋帝国军队大败两次,小败无数,无一胜仗的消息也陆陆续续传到金方的耳朵里。这使他们大吃一惊之后,开始极度蔑视自己的合作伙伴:原来这个以前令人敬而畏之的泱泱大国,所有的功夫全在一张冠冕堂皇、虚张声势、而且让人无从分辨真假的嘴巴上。从此,金国方面态度大变。

实事求是地说,到目前为止,虽然大宋帝国三翻四覆,颠来倒去;但是,金国方面的确没有不守约定的情况出现。双方的争吵基本还是在谈判的讨价还价范围之内。而这一次,金国方面则毫不客气地告诉宋朝使者:平、营、滦三州的事情不必想入非非,如果一定想要的话,就连燕京也不给了;金国所能归还的只限于燕京及其所属六州二十四县;而且由于宋朝一再违约,连燕京都是金国打下来的,因此燕京一路的赋税应该属于金国,如果不答应,就请使者退出燕京去,因为现在这里已经是金国的土地。至于云中七州的事情,如今已经全部攥在了金国手中,以后再说。

在这次谈判中,有一段酷似《水浒传》上的语言,令宋朝使臣最难以下咽,但最终还是咽了下去。这段话是:“好教你这使臣知道,不要说我朝只给南朝燕京管下六州二十四县,便是一寸土地不给,还怕你不依契丹之例缴纳我朝银绢吗?”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透出强盗依仗身强力壮,公开惦记着人家财物的味道了。

公元1123年,即宣和五年的阳春三月,双方终于商定:

燕京管下六州二十四县交给宋朝,其中,有两个州已经归降,实际由金国交还的是燕京及管下四州;

宋朝每年向金国交纳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外加一百万贯燕京赋税代金,由金国方面指定的物资抵充;

双方不得互相招降纳叛;

宋朝一次性付给金国军粮二十万石。

这样的条件可能是在当时的情势下,宋朝方面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同时也令金太祖阿骨打极为欢喜。于是,达成协约时的场面很有意思,金国代表表示:“赵家皇帝蛮大方,闹得我家皇帝不好意思不还你家西京了,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可是需要等一等,等我们把那儿的老百姓迁走。”归还土地,却要迁走人民。宋方代表质问:“若是空城,让我干什么用?”金国代表贼秃嘻嘻地回答:“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我家皇帝想要南朝犒赏三军而已。”

这已经是强盗加小流氓的口吻了。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水浒传》上那些极其传神的场面。后来,宋朝果然给了金军二十万两银子犒赏三军,金国收到银子后,却未交出西京。这可能是宋朝方面不肯支付另外二十万石军粮的一个原因。

不管怎么样,至此,宋朝终于可以宣称自己获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丢失一百八十多年的土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朝代的夙愿胜利实现了一半,另一半也指日可待。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就连神武如太祖太宗都没有做到,却在我们的艺术天才徽宗皇帝手中完成了。于是,举国举朝狂欢,庆祝胜利。

为此,王黼赐玉带,进太傅,封楚国公;虽然没有封王,但毕竟和老太师蔡京已经差不多可以比肩了;童贯封徐豫国公,不久,晋封广阳郡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封王的宦官;蔡攸进少师,终于有了宰相的名分;赵良嗣为延康殿学士,大约相当于副部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