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2/5页)

淮东目前仅维持四万多常备兵马,但只要江东、江西、湖南世家宗族媾和到一起,短时间内能扩编十一二万精锐兵马,军事潜力不比棠邑差太多。

避免金陵乱作一团、尸横满城以及拦截吕轻侠宫变失败后逃往淮东唆使信王杨元演起事,都是韩谦事前重点防备之事。

现在钉死吕轻侠“勾结蒙兀刺客杀死延佑帝、挟持太后、二皇子逃往襄北”的罪名,信王杨元演心里有再多的怨恨、躁动,也只能接受金陵已立新帝的事实。

杨元演这时候还想异动,不仅外部得不到任何的支持,淮东内部也不会再有人支持他冒险。

“你代我去金陵处置后续事宜,换冯缭跟郭却他们回东湖。而至于有人问及棠邑战舰为何能赶在此时拦截逆党,迫使逆党往西逃窜,你便跟沈漾他们说,昨日皇城天色未暮便诸门紧闭、兵将调动,子夜又深宫大火不绝,我恰好人在棠邑,清晨看到有官船东逃,仓促调水军战船追赶,却叫贼逆西逃,还要请朝堂诸公恕罪了……”韩谦跟冯翊说道。

“他们不恕罪又能如何?”冯翊嘿然笑着说道。

韩谦没有理会冯翊,这才跟叶非影说道:“叶姑娘……以后是不是要唤你本名赵清影?”

虽说韩谦将冯缭、郭却二人派去金陵坐镇,但他事前并没有把握能说服叶非影,他真正为应对宫变准备的后招,除云朴子、秦问等人盯住皇城内廷的一举一动外,主要还是于金陵逆乱之后,左广德军拆散后编入侍卫亲军之中的赤山军老卒,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武官这几年暗中加入赤山会。

当然,要不是叶非影关键时终是没能忍心下手杀李瑶,宫变可能会更血腥,更不受控制。

“非影无亏于心,往后还要以非影之名示人。”叶非影说道。

“那也好,你随我们先去棠邑吧?”韩谦笑问道。

“赵无忌他人呢?”叶非影登船后并未看到赵无忌的身影,怅然问道。

“金陵事必,赵无忌便要率第三镇师主力北上进攻谯州,他此时留在巢州整备战事脱不开身,不像我们能抽身在长江之上闲逛,”韩谦说道,“你要是急着见赵无忌,我安排你登岸骑快马赶去巢州。”

船速再快,都不及骑快马走驰道赶路。

叶非影揖身行了一礼,这一刻无疑还是想迫不及待的见到赵无忌。

韩谦笑了笑,示意林宗靖安排小艇、护卫送她直接登岸骑快马赶往巢州,他们还是要赶去棠邑城。

棠邑城跟金陵城隔江相望,韩谦还是要在棠邑城坐镇几天,直到确认新帝登基之事为各方接受,至少长江以南不会再掀起什么波澜,他才能真正脱身北上督战。

……

……

韩谦坐船进入棠邑城,冯翊经过一番折腾,先进金陵城跟他哥冯缭、郭却见上面,之后又以棠邑制置府进奏使的身份正式进宫,拜见新帝、两宫太后及沈漾、杨致堂、杨恩等人。

吕轻侠等叛党挟持太后、二皇子往淮东逃窜,于鳌山岛附近水域为棠邑水军拦截后往西逃窜——右龙武军虽然在鳌山岛有驻军,没有通传令讯,都没能反应过来——之后棠邑水军上百艘战船从巢湖、滁河水道驶出,封锁长江水道等一系列以及韩谦临时进驻棠邑城,并使棠邑水军战船往金陵城北侧、棠邑附近的长江水面集结等动静,也凿实叫皇城之内的将吏,心脏悬在嗓子眼好一阵子。

冯翊携立韩谦的奏折过来,明确表示棠邑遵从诸大臣的协商意见,接受拥立大皇子杨彬登基继位的结果,整件事算是彻底的尘埃落定。

这时候传位、尊太后、治丧、讨逆等诏也是依次颁传下来,遣使四出皇城张贴皇榜诏告天下,并颁传京畿及诸州县。

整个金陵城内的普通民众,惶惶不安了一天一夜——昨日黄昏未至便皇城诸门四闭、从长阳院起到深夜十数处火头一度使皇城火光映天、皇宫北面的静江、静海两门厮杀声传荡许久,城中民户不可能安心,却到这时候才真正确认大楚又彻底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