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上帝之城(第2/41页)

“我们都知道上帝在我们各自宗教中的圣名不同,但对所有人而言上帝都是同一位神圣。让我们以上帝的名义奉上这座城池来盛情招待友善的来客。我们拥有如此繁多相似的信仰。我们共同信仰一位仁慈博爱的上帝。我们坚信人性本善。我们坚信忠诚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同时也相信应当把对上帝的忠诚表现在仁慈善念和兄弟情谊上。我们向来自遥远国度的兄弟们致以问候,奉上我们的祈祷,愿你们的忠诚指引你们获得上帝的公正与和平,对上帝的忠诚将指引我们达到目标。”

“哇,”一位早间新闻的主持人摘掉麦克风评论道。“我开始相信这场马戏恐怕不是

①Donato Bramante(1444—1514),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他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并提出新圣彼得教堂的最初核心计划。

②Raphael(1483—1520),意大利画家,他的宗教主题绘画、肖像画、壁画等作品集中代表了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思想。

③Michelangelo(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成就卓著的科学家、艺术家。

④Bernini(1598—1680),意大利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家,巴洛克风格的杰出代表。

⑤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和作家。

⑥Scipio Africanus Minor(前185—前129),罗马将军和政治家,曾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最终摧毁迦太基。

开玩笑。”

新闻报道的内容当然不仅止于此。为了公允平衡,为了激起争论,为了让人们对事态有适当理解,同时也为了把商业广告卖出去,电视节目的内容里还安排了犹太准军国主义团体的领袖讲话,他大声疾呼地回顾了费迪南和伊莎贝拉把犹太人赶出伊比利亚的旧事、沙皇统治下的几百年黑暗岁月,当然还有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由于两德统一他还特别强调了这件事——他的最后结论是如果犹太人相信除了手中握有强悍的武器之外的任何人,那就是天大的傻瓜。来自库姆城的伊朗宗教领袖阿亚图拉·达亚耶长期以来一直和美国对着干,他痛骂所有异教徒,诅咒这些人都该下地狱。但是因为翻译不到位,美国观众依旧听不懂他的意思,而且他那慷慨激昂、措辞浮华的讲演被删剪了许多。来自美国南部的一位自封为“受上帝召唤的基督徒”,他占据了大多数播报时间。他首先公开谴责罗马的天主教是典型的反基督组织,而后重申他那著名的宣告,声称上帝听都不曾听过犹太人的祈祷,更不要说异端的穆斯林了,他又徒劳无益地把穆斯林称作穆罕默德的崽子,好进一步羞辱人家。

不过,这些煽动者多少被观众忽视了——更精确地说,没人重视他们的观点。电视新闻网接到成千上万个愤怒的电话,抗议根本就不应当让这些偏执狂占据新闻播报时间。这当然让电视台的主管欢欣鼓舞。这意味着人们下次还会调到这个节目,继续看那些让自己义愤填膺的新闻。那位美国偏执狂立即发觉自己捐款袋的行情下跌。布奈·布瑞斯跑去声讨那些离开圣职的犹太拉比。伊斯兰国家联盟的领袖本身也是一位卓越的传教士,他谴责伊斯兰激进派阿訇是异教徒,居然胆敢违抗先知的指点,他长篇大论地引用了先知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电视新闻网还播发了所有那些相互抵触的评论,以示平衡,抚慰了某些观众的心情,偏偏又激怒了另一些观众。

还不到一天,新闻报纸上已有一篇专栏文章特别提出,因为圣彼得大广场的构造呈圆环形,参与大会的成千上万的驻外记者已经开始喜欢把这次和会称作“和平杯”了。更加敏锐的人则意识到,这恰恰证明记者们的心理压力一定很大,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来加以报道。大会的安保简直固若金汤,与会者来来回回都由军用飞机通过军用机场接送。记者和举着长焦镜头的摄影师都被尽量阻隔在距离接送地点很远的地方,而且多数人都在夜间到达。守卫梵蒂冈的瑞士卫队虽然还穿着文艺复兴时代的连衫裤,但毕竟是全副武装, 哪怕一只老鼠也跑不进他们的防线,当有意义重大的事件发生时他们就分外警惕——瑞士国防部长小心翼翼地步入一扇边角的小门——没有人注意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