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第4/32页)

当三月十五日希特勒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并且派兵保护「独立的」斯洛伐克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的臀障终于完全而且永远掉下来了。波兰在那关早晨醒来的时候发现它的南部边界已经被斯洛伐克的德国军队包围上了,就像它的北部边界早已就被在波麦腊尼亚和东普鲁士的德国军队包围上了一样,仅仅一夜之间它在军事上就三面被围,变得无可防守了。

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一日,在欧洲走向战争的这一段历史上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

这一天在柏林、华沙和伦敦都有频繁的外交活动。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在外交部长庞纳陪同下,到达英国首都进行国事访问。张伯伦向法国人建议,他们两国同波兰和苏联一起发表一项正式声明,宣布四国将立即协商制止在欧洲进行进一步侵略的步骤。三天以前,利瓦伊诺夫曾建议——像他在刚好一年以前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以后曾建议过的那样——召开欧洲会议,这一次由法国、英国、波兰、俄国、罗马尼亚和上耳其参加,它们将采取共同行动来制止希特勒。但是英国首相认为这一建议「尚未成熟」。他对莫斯科十分不信任,因而认为由四国(包括苏联在内)发表一项宣言,就是他所能做的极限了。

他的建议由英国驻华沙大使在同一天(三月二十一日)提交给贝克,但是就包括俄国人在内这一点而论,却受到了颇为冷淡的对待。波兰外长甚至比张伯伦还要不相信苏联,除此而外,他也同英国首相一样认为俄国的军事援助没有什么价值。他保持着这种看法,一直到大祸临头都毫未改变。但是,在三月二十一日这一天,对波兰说来最致命的事件还是发生在柏林。里宾特洛甫请波兰大使在中午去见他。据利普斯基在事后所写的报告中说,德国外长这一次破天荒地对他不但态度冷淡,而且咄咄逼人。里宾特洛甫警告说,元首「对波兰的态度已愈来愈感到惊讶」。德国希望它关于但泽和通过走廊的铁路和公路的要求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是继续维持波德友好关系的一个条件。里宾特洛甫明白指出,「波兰必须认清它不能在俄国和德国之间采取中间道路」。它唯一的自救之道就是「同德国和它的元首保持合理的关系」。其中就包括采取共同的「反苏政策」。不但如此,元首还希望贝克「早日访问柏林」。同时,里宾侍洛甫极力地建议波兰大使赶回华沙亲自向他的外交部长解释目前的局势。利普斯基向贝克报告说,「他建议,不要推迟(同希特勒的)会谈,免得总理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波兰已拒绝了他的全部建议」。

在离开威廉街以前,利普斯基问里宾特洛甫能否告诉他一点同立陶宛外交部长谈话的内容。德国人回答说,他们曾讨论了默默尔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解决了」。

实际上,里宾特洛甫确曾在前一天接见了访问罗马以后回国途中路过柏林的立陶宛外交部长约礼斯·埃尔巴伊斯,要求立陶宛立即把默默尔区归还德国。要不然的话,「元首就要以闪电般的速度采取行动了」。他还警告说,立陶宛人决不能欺骗自己,以为可以希望「从外国得到什么援助」。事实上,几个月以前,在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法国大使和英国代办曾请德国政府注意传闻默默尔境内的日耳曼人在计划策动叛乱的消息,并且请德国政府运用其影响,务使由英法两国担保的默默尔法规能受到尊重。德国外交部的答复表示对英法这一行动「不胜惊异」,而且里宾特洛甫还下了命令,如果今后还有这类行动,就该告诉两国大使馆「我们真心希望法国和英国最后会对干涉德国的事情感到厌倦」。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德国政府的领导人,尤其是党和党卫队的领袖们,就在按照我们在奥地利事件和苏台德事件中已经熟知的那种手法,组织默默尔的日耳曼人闹事了。德国武装部队也受命予以合作,而且,我们已经知道,慕尼黑会议以后三个星期,希特勒就曾命令他的军事首脑在准备清算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准备占领默默尔。因为海军没有得到机会分享向四面都是陆地围绕的奥地利和苏台德区进军的光荣,希特勒决定默默尔应从海上出兵占领。十一月间,海军方面就已经拟好了执行这次侵略的计划,代号叫做「斯德丁运输演习」。希特勒和雷德尔对于显示海军威力的小小表现兴趣极高,硬是在三月二十二日从施魏恩缪恩德出海,登上袖珍战斗舰德意志号前往默默尔。这一天刚好是元首胜利进入布拉格之后的一星期,毫无防御的立陶宛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向德国人的最后通牒表示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