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第3/5页)

由于唯有德国可能是这里提到的「第三国」,舒伦堡对这种说法表示反对。

莫洛托夫承认,苏联政府提出的理由在德国人听起来确实有点不入耳,但他要求我们体谅苏联政府的苦衷,不要在这点小事上斤斤计较。苏联政府实在找不到其他的理由,因为苏联以前从来没有过问过住在波兰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情况,目前的干涉行为对外说来总得要找一个理由。九月十七日下午五点二十分,舒伦堡又给柏林发了一个「特急绝密」电。斯大林于两点接见了我——他告诉我说,红军将于六点钟越过苏联边界——苏联飞机将自今天起轰炸利沃夫(伦堡)以东地区。

当舒伦堡对苏联公报中的三点提出异议之后,那位俄国独裁者「立即欣然」做了修改。

于是在九月十七日早晨,苏联就开始蹂躏这个已经被打倒的国家了,理由就是上面那个站不住脚的借口——由于波兰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波苏互不侵犯条约也就不再有效,苏联必须保护它自己的利益以及波兰境内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这还不算,苏联政府还通知莫斯科的波兰大使,俄国将在波兰冲突中严守中立!第二天,九月十八日,苏联军队和德国人在布雷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会师了。正好是二十一年以前,诞生不久的布尔什维克政府曾在这里背弃了俄国和西方协约国的同盟关系,屈辱地接受了德军极为苛刻的单独媾和条件。

现在他们虽然和纳粹德国狼狈为奸,从地图上抹掉了波兰这个古老的国家,但是俄国人马上就对他们的新伙伴产生了怀疑。斯大林在苏联发动侵略的前夕接见德国大使时就已经表示,他怀疑德国最高统帅部是否会恪守莫斯科协议而退回到双方一致同意的分界线上去。舒伦堡将这件事如实地报告了柏林。这位大使极力向他保证,要他放心,但是显然没有多大效果。「有鉴于斯大林的多疑是尽人皆知的,」舒伦堡在给柏林的电报中说,「最好能授权给我再发表一个足以消除他最后疑虑的声明。」第二天,九月十九日,里宾特洛甫电告那位大使,让他「告诉斯大林,德国一定遵守我在莫斯科签定的协议,我们把这个协议看做是德苏两国新的友好关系的基石」。虽然如此,这两位同床异梦的伙伴之间的摩擦并未停止。九月十七日,这两个伙伴在拟定一份联合公报为德苏共同消灭波兰的行为。洗刷「时,在措辞上又发生了分歧。斯大林反对德国人的底稿,因为,『它把事情说得过于坦率了」。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份不愧是诡辩杰作的草稿,硬要德国人接受。这份公报声称,德国和俄国的共同目标是「恢复由于波兰国家的崩溃而受到破坏的和平与秩序,协助波兰人民为他们的政治生活造成新的条件」。在寡廉鲜耻方面,希特勒碰着斯大林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了。

这两个独裁者似乎一度打算以拿破仑的华沙大公国为蓝本,保留一个残存的波兰国家,以缓和世界舆论,但是九月十九日莫洛托夫透露,布尔什维克对于这个问题正在重新考虑。他先对舒伦堡提出愤怒的抗议,指责德军将领无视莫斯科协议,企图攫取应归俄国所有的土地,接着就言归正传。莫洛托夫暗示(舒伦堡在给柏林的电报中说),苏联政府和斯大林本人已经放弃了原先允许一个残存的波兰存在的意图,现在想以皮萨河一那累夫河一维斯杜拉河一散河为界分割波兰。苏联政府希望立刻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

由此可见,首先提出完全瓜分波兰,不许波兰人成为一个独立民族存在的,是俄国人,德国人当然求之不得。九月二十三日,里宾待洛甫电告舒伦堡,叫他通知莫洛托夫,「俄国方面关于以著名的四河为界的主张同德国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他表示愿意再度飞往莫斯科讨论与此有关的细节问题,并确定「波兰地区的最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