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第2/23页)

在伦敦,英国当时的海军大臣丘吉尔马上看到了这一着。在战争爆发以后的最初几周中,他曾经努力说服内阁批准他在挪威领海内布雷,以便阻止德国运输铁矿砂。但是张怕伦和哈利法克斯不愿侵犯挪威的中立,这个建议就这样暂时被搁起来了。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十日俄国对芬兰的进攻,根本改变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局势,大大增加了它对西方盟国和漓国的战略上的重要性。法国和英国都在苏格兰着手组织远征军,准备援助勇敢的芬兰人,后者出乎意料地对红军的进攻坚持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远征军只有通过挪威和瑞典才能到达芬兰,而德国也立即看出,如果盟军被允许通过或者径自通过这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的北部,那么他们就会以维持交通为名,留驻足够的兵力在那里,以便完全截断瑞典铁矿砂对德国的供应。此外,西方盟国也一定会从北方包围德国。雷德尔海军元帅毫不迟缓地提醒希特勒注意这一威胁。德国的这位海军首脑,现在已经在挪威本国找到一位叫做维德孔·阿伯拉罕·劳里茨·吉斯林少校的有用的同盟者,来推行他的计划。这个人的名字很快就在各种语文中成为卖国贼的同义词。



一 维德孔·吉斯林的出现

吉斯林在开始他的生涯之初还是相当体面的。他于一八八七年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里,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在挪威军事学院毕业。当他还是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被派到彼得格勒担任陆军武官,由于他在英国和布尔什维克政府断绝关系期间,曾代为照料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授给他大英帝国勋章。这时他既对英亲善,也对布尔什维克亲善。他作为挪威著名探险家和慈善家弗里德托夫·内森的助手,曾在苏俄呆了一个时期从事救济工作。共产党人在俄国的成功,使这位年轻的挪威军官颇为心折;因此,当他回到奥斯陆的时候,他就向工党毛遂自荐,愿意效劳,当时工党还是共产国际的成员之一。他曾建议由他来组织一支「赤卫队」,但是工党对于他和他的计划并不信任,拒绝了他。于是,他就掉转方向,走到另一极端去了。他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期间担任国防大臣之后,就在一九三三年五月,剽窃刚在德国获得了政权的纳粹党的理论和策略,创立了一个叫做「国家统一党」的法西斯政党。但是纳粹主义在挪威富饶的民主土地上吃不开,吉斯林自己甚至连一个议员的席位也没有弄到手。他在选举中被本国人民唾弃以后,就转而投靠纳粹德国去了。

他和德国纳粹运动的官方哲学家、头脑胡涂的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建立了关系。这个哲学家曾担任过许多职位,其中之一就是纳粹党的外交事务办公室主任,这个希特勒启蒙导师之一,波罗的海来的白痴,以为他已在这个挪威军官的身上找到了机会,因为罗森堡醉心的幻想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排除犹太人和一切「不纯」种族的北欧大帝国,在纳粹德国领导之下,最后统治全世界。从一九三三年以后,他一直和吉斯林保持联系,给吉斯林灌输了自己的荒谬的哲学和宣传。

一九三九年六月,当欧洲正是战云密布的时候,吉斯林乘出席在卢伯克举行的北欧协会会议的机会,要求罗森堡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其他方面给予支持。根据在纽伦堡公开出来的罗森堡的秘密报告,吉斯林曾就战争一旦爆发时英国有控制挪威的危险这个问题警告过罗森堡,并且提到德国占领挪威的好处。他要求对于他的党和报纸给予实质上的援助。罗森堡是个打报告的能手,他写了三份报告,分送给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但是,并未得到这三个头领的重视——在德国没有一个人把这个「官方哲学家」当作一回事,罗森堡总算为吉斯林的二十五个强壮的冲锋队员安排好于八月间在德国进行两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