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第3/23页)

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中,雷德尔海军元帅——至少他在纽伦堡是这样供认的——同罗森堡和吉斯林都没有什么接触。他同前者不甚相识,至于后者,他根本没有听到过名字,但在俄国进攻芬兰以后,雷德尔立即就开始从驻奥斯陆的海军武官理查德·施莱勃上校那里得到关于盟军就要在挪威登陆的消息。他在十二月八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希特勒,并且直率地提出意见说,「必须占领挪威」。

不久,罗森堡写了一份《关于挪威枢密顾问吉斯林来访》一事的备忘录(没有日期)给雷德尔。这个挪威阴谋家已经到了柏林,罗森堡认为应该告诉雷德尔他是怎么样一个人,是来干什么的。他说,在挪威陆军的主要军官之中,有许多人同情吉斯林。为了证明这一点,吉斯林给他看了纳尔维克驻军司令康拉德。孙德洛上校一封最近的信。这封信把挪威首相说成是「一个呆木头」;把他的一个主要大臣说成是「一个老盾鬼」;并且宣告他自己愿意「粉身碎骨,举行全国起义」。但是,孙德洛上校后来临到要保卫国家、抵抗侵略时却没有粉身碎骨。

罗森堡告诉雷德尔说,实际上吉斯林有一个政变计划。这个计划想来一定得到柏林的重视,因为它是从德奥合并事件抄袭过来的。吉斯林的一些冲锋队员将在德国由「有经验的、顽强的、善于这种活动的国社党人」施以紧急训练。这些人受过训练回到挪威之后,将占领奥斯陆的战略据点,同时,德国海军和德国陆军分遣队,应挪威新政府的特别要求,将在奥斯陆附近的一个预定的港湾出现。

这是德奥合并策略的全部重演,只是由吉斯林担任赛斯-英夸特的角色而已。

(罗森堡又说)吉斯林认为这样一种政变——会得到陆军中现在和他有联系的那一派人的赞同——至于国王,他相信会接受这种既成事实的。

吉斯林对于需要使用多少德国部队来支持这一行动的估计,与德国方面所作的估计是一致的。雷德尔海军元帅在十二月十一日和吉斯林见了面。这次会见是由一个叫做维拉姆·哈格林的挪威商人通过罗森堡安排的,这个商人由于业务关系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德国,他是吉斯林在德国的主要联络员,哈格林和吉斯林告诉雷德尔许多消息,他都及时记录在海军的机密档案里。

吉斯林说——英国计划在斯塔瓦格尔附近登陆,而克里斯丁散则被提出可能作为英国的基地。挪威的现政府、议会以及整个外交政策都控制在霍尔-贝利夏的亲密友人、著名的扰太人哈姆勃罗(卡尔·哈姆勃罗是挪威议会主席)手中——关于英国占领后对德国所造成的危险,他作了详尽的叙述——为了在英国行动之前先发制人,吉斯林建议「把必要的基地交由德国武装部队自由处理。在整个沿海地区的铁路、邮政和交通的重要岗位上的人员,已经为这一目的而被收买过来了」。他和哈格林来到柏林是为了建立「将来和德国的明确关系——希望能召集会议讨论有关联合行动和把部队运到奥斯陆去等等问题」

雷德尔被深深地打动了,后来他在纽伦堡供认了这一点。他对他的两个客人说,他要和元首商量一下,然后把结果通知他们。第二天他就这样办了,开会的时候,凯特尔和约德尔也在场。这个海军总司令(在缴获的档案中有他的关于这次会议的报告)对希特勒说,吉斯林已经给他「一个可靠的印象」。然后他就摘要叙述了这个挪威人所订的计划,强调吉斯林「和挪威陆军军官们的密切关系」,以及他为了「举行一次政变以接管政府并请求德国援助」所作的准备工作。所有出席的人一致认为,不能让英国占领挪威,但是雷德尔却忽然谨慎起来。他指出,德国对挪威的占领,「自然会招致英国采取有力的对策——而德国海军还没有充分的准备,足以作长期的对抗。万一要实行占领的话,这是一个弱点」。另一方面,雷德尔又建议准许最高统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