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没有枪炮的战争(第2/9页)

在英国,政府首脑和总参谋部之间也有矛盾,但与德国的情况几乎没有相似的地方。英国的政治制度比德国的政治制度要完善,英国军方想要挑战政府的政策几乎不能想象,在整个战争期间也未曾出现过。英国人争夺的只是英国远征军的控制权,但是,由于参与争夺的人心胸狭窄而变得相当激烈。劳合·乔治对大战如何进行总是有自己的看法,被提升为首相后,他有权不服从任何人。黑格和皇家参谋总长罗伯逊与他唱反调。他们争斗的焦点是英国远征军1917年夏季的行动计划。此时的英国远征军,在奋战了两年半后,已经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劳合·乔治领导下的政府在刚上台的时候非常虚弱,而现在拥有了坚实的公众支持,不过,他却一直对将军们的战术和战略保留着一种蔑视的怀疑。阿拉斯和舍曼代达姆失利,改变了他倾向于让军事专家做军事决定的态度。他认为没有理由在美国军队大规模到达前再发动新的进攻。他不断催促意大利发动进攻,同时劝法国和俄国恢复元气,要求美国把潜力转化为战斗力。将军们显然不同意他的观点。

如果没有强大的信念驱使劳合·乔治,他是不会把美国军队能在5月份抵达欧洲战场看作一件重要的事的。华盛顿宣战后,美国是否会在原先只给钱、物、船的基础上再多做些贡献,没有人知道。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宣布,美国议会不允许美国士兵去欧洲。威尔逊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批驳这种错误说法。但是,美国总统手中的兵权实在太小。美国军队在1916年获得授权扩军之前,正规军只有13万人,这个规模几乎排不到世界前20名。美军没有坦克,几乎没有飞机,虽然美国人发明了机关枪,但是美军只有少量的机关枪。美国人特别不喜欢扩军,这个偏好可以从一个美国法律条款中反映出来,这条法律规定美军总参谋部不得超过55人,驻扎在华盛顿的参谋官不得超过29人。

美国军队当时没有师的建制,最大的单位是团。美军第一师是在匆忙中组织起来的,为的是能马上派遣到法国,表明美国对宣战的严肃态度。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General John J. Pershing)是指挥官,这位严厉的西点军校生,曾参加印度战争。他的部队行军通过巴黎的街道时,狂喜的巴黎人夹道欢迎。但是,由于部队规模太小,又没有受过战斗训练,难以取得实际战场效果,并且美国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派往法国了。

为西线培养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极为困难。自美国内战以来,第一次出现如此大的军事需求,到1917年中旬,年龄在21至31岁的美国男性(后来提高到45岁)都必须注册登记。美军建立了32个培训营,每个培训营占地8000至1.2万英亩(约325至485平方公里),营内有1.5万栋建筑,可以容纳4万人。建造这些培训营只花费了60天。几乎所有参加过正规军的军士都被召回,并获得新任命。美国东海岸到处都是培训营,有的培训大炮技术,有的培训烤面包的技术。协约国则派遣战场老兵跨越大西洋来教导没有经验的美国教员如何教更没有经验的应召入伍的士兵,为的是教给他们现代战争的艺术。法国教员擅长炮兵、联络、战术、堡垒,而英国教员擅长机关枪、刺刀、榴弹炮、狙击、毒气。为了管理这么大规模的扩军,美军必须以高速度扩张和重组战争部和总参谋部,其速度必须要快于建设培训营的速度。

潘兴到达法国后不久,提交了年内的兵力需求报告,虽然美军扩军计划野心勃勃,但是还是不能满足潘兴的兵力要求。他在报告中写道:“现代战争中完整、平衡、独立的最小作战单元是一支有100万人的军队,这点已经变得非常明显。未来的计划考虑到……应该是三倍于这个最小单元的军队,即至少3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