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走向破产(第3/8页)

奥匈军队总参谋部在11月进行的一次战略评估中被迫做出一个结论,奥匈军队在1918年无力再发动进攻。此时,奥匈军队仍然有44个师的兵力布置在十分平静的与俄国接壤的前线,还有37个师在意大利作战,但是军队的士兵和装备异常衰竭,一个师往往只有5000至8000人,根本不能称作师。军队里流行开小差,不开小差的士兵越来越显示出反叛的倾向(特别是那些被释放的俘虏),生活在农村的人正在回返到中世纪的野蛮之中。逃跑的士兵组织成匪帮抢劫居民。

此时,康拉德已经不担任总参谋长一职,正在意大利前线指挥一个集团军。他肯定是没有接受过去3年的失败教训,仍然喜欢发动超越自己实力的宏大战役。他正计划从阿尔卑斯山的蒂罗尔人地区向南前进,进入威尼斯北部的平原,目的是惩罚令他蔑视的意大利人。这个计划有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奥地利按照这个计划能在德国夺取最终胜利前率先占领一大片土地。他很快便去维也纳叫卖这个计划。他的上司想尽办法不理睬他。

在这样的局势下,德国孤立无援。即使如此,德国还没有落到希望渺茫的地步。尽管去年的伤亡惨重,缺少各种必需品,但是东线战事结束使柏林把全部军事威力投入西线战事。虽然德军实力已经不如2年或3年前,但是德军所遭受的损失并不比英军和法军遭受的损失更严重。与敌军相比,德军的装备是恶劣的,前线士兵一周只能吃到3到4次定量肉食,汽车和马车的轮胎也不是橡胶的,但德军在另一些方面拥有重要的优势。

德军最明显的优势要算在比利时和法国建立的防线。除了那些地理条件使敌人完全不可能发动进攻的地段,防线上所有地段的防御工事都比1914年有明显改善。这些防御工事规模巨大,结构非常复杂精密,由纵深达10英里(约16公里)的碉堡群组成,碉堡之间相互支持,内有机关枪把守,渠状战壕可组织步兵和坦克,有大量防炮火的掩体,大量聚集在一起的带刺铁丝网起保护作用。数万名劳工自僵局开始时便参与修建防御工事,他们之中有战俘和从被占领土地上抓来的平民。如果从东线搬来增援兵力,这些工事就是无法攻取的障碍。

1917年下半年,德军引入一种新的进攻系统,借以补充防御能力,这种被称为“胡蒂尔方法”的新进攻系统最初在东北前线使用,后来推广到卡波雷托和康布雷,由鲁登道夫的表兄奥斯卡·冯·胡蒂尔(Oskar von Hutier)发明,利用这种方法极有希望打破西线的僵局。在这种方法中,突击小分队由6个至8个经过特殊训练的士兵组成,他们的任务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利用地形偷偷溜过强大的据点(不是停下来摧毁这些据点),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深入敌人阵地。那些强大的敌军据点由第二拨带着重型武器的大部队消灭。德军曾在中等规模的进攻中使用过这个战术,如果在较大规模的进攻中使用这种战术,应该会有较好的效果。

德军最高指挥层面临的问题是:是应该像1915年那样进攻,还是像1917年那样防守?这个决定应该由鲁登道夫做出,而他一直倾向于发动进攻。普卢默在1917年末的伊普尔战役中采用有限攻击的战术取得了较好的战果,这对鲁登道夫的决策有影响。但是,真正影响鲁登道夫的决策的因素是美军参战。每月都有数千人的美国军队抵达法国(到1918年中旬,美国军队将有25万人抵达法国)。尽管美国兵都在受训,但很快美国军队将会达到压倒性优势。虽然美国兵没有经验,但是他们吃得饱,精力旺盛,有最好的武器。由于还未遭受到流血伤亡,他们有一种天真般的勇敢。这种勇敢,英、法、德的士兵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