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巴巴罗萨[126](第2/10页)

奇怪的是,因为意大利的原因,这场欧洲战争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世界大战。1940年夏,意大利想把整个地中海变成自己的领海,而且他们对法国在北非的主导地位怨恨已久。此外,意大利还要把英国人从埃及赶出去。随着英军和法军节节败退,意大利人想要吞掉希腊,建立一个巴尔干帝国。他们已经拿下了阿尔巴尼亚和爱琴海的岛屿。墨索里尼对他的外交部部长加莱亚佐·齐亚诺[136](也是墨索里尼的女婿)说,现在是与希特勒并肩作战的时候了。10月,墨索里尼进攻希腊,大败而归。希腊人懂得如何在巴尔干山区作战,但意大利人不懂,他们又冻又饿,只能输掉战争。意军在进攻埃及的时候再一次一败涂地。丘吉尔把英军剩余的坦克派到了埃及,这也许意味着,他并不害怕德国人入侵英国。9月,超过20万意大利士兵向东进发,被杰出的英军将领理查德·奥康纳[137]将军击败。他熟谙坦克战术,正当意大利士兵因为卫生问题而出现大面积腹泻甚至死亡时,他从沙漠迂回到意军西侧,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在11月的塔兰托战役当中,另一位杰出的英军将领安德鲁·坎宁安[138]用飞机袭击了意军军舰,摧毁了意大利海军半数的主要舰只。到目前为止,英军的进展一帆风顺。但是与此同时,希特勒也被拖进了巴尔干和埃及战场。希特勒对埃及并不感兴趣,但他还是派了他最得力的将领埃尔温·隆美尔率领两个装甲师来到北非战场。隆美尔趁英军薄弱之际发动进攻,首战告捷。随后,英军将领奥康纳意外被俘,而其他军官难堪大任,于是隆美尔一路奏凯。更糟的是,英国决定兵援希腊,导致力量分散。一开始,希特勒根本不关心希腊那个远在东南角的小战事,但现在,他不得不重视那里。这首先是因为,德军非常依赖罗马尼亚的石油。而且,希特勒已经在1940年10月向罗马尼亚派出了一支军队,以防苏联或英国入侵那里。1941年4月,希特勒与保加利亚联合进兵南斯拉夫,并从那里攻入希腊。为此,英国暂停了北非的军事行动来援助希腊。然而,英军仍然没有摆脱厄运的袭扰。英国皇家空军主要驻守在本土,而德国空军则在地中海地区部署了1 500架战机。5月,德国伞兵部队在克里特岛实施空降作战,导致1.3万名英军士兵被俘。

在地中海战事的背景下,希特勒展开了他最大胆的行动——进攻苏联。一旦他不再下大力气考虑北非的战事,他就可以重新执行他一开始的计划。1940年和1941年之交,苏德两国之间爆发了很多争吵,迫切需要双方做出澄清。1940年9月,德国与日本签订了一份协议,此举促使日本进一步放开手脚侵占远东的土地。由于英法等国正在败退,它们在远东的殖民地就成了大块的肥肉。但是,日本和苏联在中国东北边境发生了冲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希特勒邀请苏联负责外交事务的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139]于1940年11月赶到柏林。希特勒提供的方案类似于拿破仑曾经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40]所提出的方案——苏联与意大利(计划占据非洲)、德国(计划占据欧洲)和日本(计划占据东亚)结盟,将来可以占据伊朗和印度。但是莫洛托夫想要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和土耳其的水域,而且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欺骗。莫洛托夫对德国干涉芬兰和罗马尼亚表示了不满,因为这两个国家是苏联的邻邦,而且都与苏联不和(罗马尼亚已经发生法西斯政变),所以斯大林对这两个国家极为敏感。当上述讨论正在进行的时候,英国对德国进行了一次轰炸(丘吉尔打趣说,这是针对希特勒没有邀请他而采取的报复行动),而且,希特勒一直说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结果莫洛托夫针锋相对地问道:“如果战争已经结束,那我们现在为什么还坐在隐蔽工事里?”他对希特勒提出的方案毫无兴趣,两眼只盯着土耳其。莫洛托夫是一个非常容易惹人愤怒的谈判者,“不行”是他的口头禅。如果他能在希特勒的劝诱下做出让步,接受印度而非土耳其,后面的进展或许就将大不相同。总之,莫洛托夫一离开,希特勒就下令开始准备对苏联发起全面进攻。这一行动的代号是巴巴罗萨,巴巴罗萨是中世纪一位发动了十字军东征的皇帝[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