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克雷西 13401350(第3/13页)

弗鲁瓦萨尔见到了这场战役的亲历者,他在编年史中写道:“战斗十分残酷激烈,因为海战比陆战危险性更高,在海上无法撤退或逃跑,除了战斗之外别无选择,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每个人都必须表现得英勇。”爱德华国王也加入了激战,腿上还挂了彩——他的白色皮靴上都是血。重新夺回由热那亚十字弓手守卫的“克里斯托弗”号的战斗尤其惨烈,但最终“英国人赢回了战船,杀掉了船内所有人,并将其物品掠夺一空”。英国人发现,要攻占卡斯蒂利亚舰队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舰船的边缘太高了。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英国人伤亡惨重”。

最终,英国弓箭手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十字弓射出一支箭的时间内,长弓可以射出两到三支箭,完全压制住了法舰的第一中队。许多法国士兵从船上跳入水中,他们受伤的战友随后也被扔下了船。海里满是尸体,那些还没被淹死的人都分不清自己是浸泡在水里还是血里,而那些穿着重甲的骑士落水后直接沉入了海底。休·吉耶雷身受重伤后缴械投降,但马上就被斩首了。比裕什也在被俘几分钟后被英国骑士绞死。

法国海军司令的尸体被挂在“托马斯”号(英国国王乘坐的旗舰)上示众,这个场景在法舰第二中队间引发了恐慌,许多船员不加抵抗就自动投入水中。没人注意到黄昏的临近,因为海船燃烧的熊熊火焰点亮了天空。当夜幕降临,国王还留在斯鲁伊斯港前,“他整夜都住在船舱里……那里器乐齐鸣,锣鼓喧天”。

当夜,30艘法舰起锚逃走了,而迪耶普的“圣雅克”号还在黑暗中战斗——当她最终被亨廷顿伯爵占领时,甲板上足足堆了400具尸体。佛兰德斯渔民乘坐驳船,从背后偷袭其余留在港湾里的法国船只。第二天早晨,爱德华派让·克莱布和一支装备精良的小舰队追击逃走的敌舰。但他完全没必要为区区几艘逃跑的敌舰感到沮丧。整支法国舰队除部分趁夜幕逃走之外,都被俘虏或击沉了,数千名士兵葬身海底——“没有一个人逃脱,全都被杀死了”,弗鲁瓦萨尔的描写虽有些夸张,但并非毫无根据。

为向上帝表示感恩,爱德华到阿登堡圣母教堂朝圣。此后,他为斯鲁伊斯之战铸造了一种纪念金币,即价值6先令8便士的“诺博”。金币上的图案显示:爱德华头戴王冠,身挂佩剑,手持代表英格兰与法兰西王室纹章的盾牌,踏在一艘战舰上,乘风破浪。这些金币震惊了当时的英国人,甚至还有传言说,这些金币是由伦敦塔上的炼金术士铸造的。有一句歌谣这样唱道:

金币教给我们四样东西,

国王、战船、宝剑和大海的力量。

但斯鲁伊斯海战的胜利并没有为爱德华赢得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权,更不用提其他海域了。仅仅过了两年,法国人就第二次袭扰了普利茅斯港。不过,这一战消除了英格兰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入侵威胁。现在看来,斯鲁伊斯海战标志着英国人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确实,对1340年的英国人来说,上帝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然而,爱德华距离法国王位还很遥远。7月末,他率领7名伯爵、9000名弓箭手、数千名佛兰德斯枪兵和一大群雇佣兵包围了图尔奈。尽管他的兵力达到3万之多,却没有投石机或攻城锤之类攻城器械,除了在城墙外扎营,别无他法。正如1339年一样,他的军队里还有通过契约雇用的荷兰和德意志贵族,这些人不停地相互争吵,坚持要爱德华按期支付佣金,时不时还随意地一走了之。

与此同时,腓力“对海军的失败异常愤怒”——只有宫廷弄臣才敢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召集了一支比爱德华的军队更庞大的军队去解救被围困的图尔奈,其中有近2万名重装骑士。腓力采取了惯常的战术,拒绝同爱德华正面会战,而是把军队驻扎在周边小山上,从那里袭击爱德华的前哨和供给线。爱德华写信给威尔士亲王抱怨说:“腓力在自己驻地周围挖了壕沟,砍倒了许多大树,我们无法近他的身。”爱德华的军队得不到军饷,本就躁动不已,不久后连补给和草料都快没有了。爱德华极度缺钱,完全无法给那些愤怒的雇佣军支付佣金,只得于9月25日在埃斯普勒尚同腓力签署停战协定。这时候,连爱德华都似乎有些灰心了。10月,他告诉教宗使者,如果腓力同意把阿基坦公爵领的全部主权交给他(就像亨利三世时期一样),就收回对法国王位的主张。这时,爱德华已经无法再从英格兰筹到一分钱,许多臣民都拒绝缴纳“九分之一”税,一些地区的收税官还遭到暴力抵抗。两个月后,爱德华从低地国家秘密逃走,以躲避那些吵闹不休的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