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马行空(第2/30页)

同年,《天马号》亿马赫飞船要做工业性试飞,这对于新产品来说是必须完成的程序。试飞期间顺便做几件事:首先找到《褚氏号》飞船,对船上的褚贵福老人及500万枚人蛋做出新的处置;其次要追上可能已经在三十光年之外的《诺亚号》,把孤立波正确周期通报给他们;然后返回太阳系,为届时已经上天的《雁哨号》飞船送行。如果试飞顺利,三个船队此后就将正式开始各自的行程,其中《天》队是环宇航行,《地》队和《人》队是各自绕地球转一个174年的大圈。

《天马号》船员中还包括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宇航员,因为在与《褚氏号》会合后,要用到驾驶化学动力飞船的技艺。

姬继昌邀请了父母和鱼阿姨上船,来一次太空短程游。虽然从几何距离来说,这次试飞已经是五六十光年的旅程,够漫长了;但从时间上来说只有几天而已。三个人都高兴地答应了,他们全都退休,时间充裕,既然有这个机会,当然想亲自尝一尝“飙车”的感受,要知道这可是亿马赫的飙车啊。其中鱼乐水答应上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楚天乐马上要做头颅离体手术,按说在这样的场合妻子不能离开的,但鱼乐水因为心理上的障碍,实在无法目睹丈夫被“砍头”,只好含着歉疚避开。她和姬人锐夫妇将在《雁哨号》上天时赶回来送行。好在《雁哨号》上有草儿,有女儿陪着爸爸做手术,此后还要陪爸爸走完人生的旅程,鱼乐水可以放心了。草儿的配偶也已经选定,不久前,她领着习明哲回家拜见了父母。这个男人稳重干练,心地善良,是个让人放心的男人,楚氏夫妇很满意。虽然年龄差别大一些,比比百年的航程也算不了什么。

鱼、姬、苗三位老友已经在憧憬着飙车的享受了,可惜飞船临启程时姬人锐心脏突然发病,住了院,苗杳自然要留下陪他,两人只得遗憾地放弃了这趟旅行。

由于这次只是试飞,没有正式的送别仪式,新闻界也没来多少人,只有亲人们来哈马黑拉岛航天发射场为他们送行,盛装的亲人围着100名身穿白色衣服、光头赤足的天马号船员(其他1900名船员已经被送上飞船)。77岁的姬人锐向医院请了假,偕妻子来了。苗杳把大名姬星斗的小豆豆紧紧搂在怀里,眼眶发红。她哪舍得13岁的孙子同爷奶永别,但更不愿他留在地球上经历那个可怕的智力崩溃时代,因为依现在的医学进步,人类平均寿命很快就会达到150年,也就是说,豆豆这一代肯定得经历疏真空的峰值期。最终苗杳狠狠心,同意放豆豆走。

年少的豆豆没有一点儿离愁别绪,笑嘻嘻地说:“爷爷再见!奶奶再见!奶奶别哭鼻子,过几天我就回来了——不过,到那时就要真正永别啦,你到那会儿再哭吧。”

姬人锐在他脖颈上抽了一记:“小子!会不会说人话?”

年迈的鱼子夫夫妇也来送行。鱼乐水说:“爸,妈,天乐和草儿上天时我要回来送行的。万一我赶不上,你们代我送送他俩吧。”

爸爸说:“当然要去的,不过如果你赶得及,我们就不去送。水儿,我和你妈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我俩还是没勇气面对那位只剩脑袋的女婿。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点邪魔歪道的味儿了。”

鱼乐水叹息着:“尽量理解吧。姬大哥和天乐说得对,为了生存的疯狂是天然合理的。”

年迈的天文学家詹翔也来送行。他笑着说:“小鱼,我很有些感慨啊。”

鱼乐水笑问:“怎么了?”

“虽然今天只是《天马号》的试飞,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你看今天的场面是何等平淡!怪只怪这40年来的科技爆炸,大爆仗一声接一声,弄得民众都麻木了,连亿马赫飞船的试飞都不看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