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马行空(第3/30页)

鱼乐水莞尔一笑:“绚烂归于平淡——这才是科学昌明的最高境界啊。”

姬继昌指指头顶:“小蜜蜂来了!”

转瞬间,五艘大翅膀的小蜜蜂飞艇迅速变大,遮蔽了天空,然后在一片淡蓝光芒中轻盈地降落。这是最后一次运送乘客。姬继昌指挥发射场上剩余的100名船员迅速进入飞艇,与送行者告别。飞艇关闭舱门,在明亮的蓝光中轻捷地昂首升空。小蜜蜂动力强劲,一个小时后抵达地球同步轨道,群集在《天马号》周围。

从结构上说,《天马号》同诺亚级飞船有较大的区别,仍是椭球型的船身,但船身变为双层,原来暴露于外的粒子加速线圈现在都被密封。不过外壳透光度很好,所以它们还能看得清清楚楚。尾部是一个硕大的凹抛物面型镜面,它不是用作驱动的反射镜面,而是用作大功率天线,兼做小蜜蜂的固定船台。《天马号》船身比诺亚级飞船大了许多,船身外缠绕的粒子加速轨道长了数倍,从而把粒子激发能量提高到10Tev。这一步跨越使飞船的核心功能得以实现——不仅能对密真空、同样能对标准真空和疏真空进行激发。

一艘小蜜蜂飞艇划了一个漂亮的弧线,飞到《天马号》后边,同母船鱼尾中心的对接口进行接合。此后,在三艘船编队飞行时,这个母船对接口要与副船对接。乘员进入母船后,小蜜蜂脱离接合,以自动驾驶方式飞到船尾的固定架上,自动完成固定。《天马号》上一共将固定十艘小蜜蜂,其中尾部八个,头部两个。它们在航行途中作为常规动力辅助驱动,因为神奇的虫洞飞行方式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无法完成很多简单动作,比如:姿态微调或无动力滑行。

鱼乐水所在的小飞艇是最后一个接合的。他们通过双层密封门进入《天马号》,飘飞到宽敞的中心大厅。2000名光头赤足的白衣船员在微弱的重力下排成整齐的方队,向她行着注目礼。等到她来到大厅中央,周围爆发出惊雷般的喊声:

“向敬爱的鱼妈妈致敬!”

鱼乐水连忙向四周鞠躬:“谢谢!我实在不敢当!”

“向敬爱的楚天乐致敬!”

“谢谢!应该向泡利、康不名、霍普斯等牺牲者致敬!向褚贵福、亚历克斯、贺梓舟等先行者致敬!”

“向牺牲者和先行者致敬!”

姬继昌高声说:“天马号即将启航。虽然只是试飞,还是同地球作个告别吧!”

船身内映出了地球的全息图象。一个水光潋滟的蓝色星球浮在暗淡的天幕上,赤道信风吹着白云缓缓后退,云眼中露出水中的岛屿和半岛上的绿色密林。这是他们的诺亚方舟,是截止目前宇宙中所发现的唯一的生命乐园。虽然眼下只是小别,但几天后他们就要同地球永别了。船员们无声地向地球挥手。鱼乐水能体会他们心中的肃穆和惆怅。

姬继昌作一个手势,2000名船员无声地散开,分别进入圆形船壳上嵌着的蜂窝形房间,不过房间不再是六边形的,而是标准的透明球。一共有2000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是按三人舱设计的,但只住一个人,所以船员们住得很宽敞。埃玛领鱼乐水到一个房间,说:

“你这几天暂且用我的房间吧,这儿的生活设施备得比较齐。”

她帮鱼乐水把不多的随身物品安顿好,然后领她来到船艏的指挥舱。舱内有船长姬继昌,还有其他船的船长们:康平、埃玛、卡普德维拉、田咪、马鸣、凯赛琳、奥芙拉、阿瓦廖夫,他们是来实习的。只有习明哲要准备《雁哨号》的起飞,只能遗憾地放弃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埃玛的实习职务是描迹员,不过眼下还用不上描迹工作,姬继昌安排她作鱼乐水的导游。虽然鱼阿姨这些年来耳濡目染,对有关虫洞飞行的技术已经十分精通,但她的了解多是理论性的,细节不一定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