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的知音(第5/15页)

文字窗口渐渐缩小,然后一个新的窗口打开,李所作的那幅绘画重新投影在墙上。

孝弘摸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无论怎么看,这幅画也不像是能让哈伊阿拉丝如此迷恋的作品。音乐这一比喻,一般而言常用于评价富有节律性的绘画作品,显然与眼前这幅画搭不上半点关系。

“她到底看中了这幅画的哪一点,给它如此高的评价呢?”

房间重新亮了起来。亚伯拉罕低声发出指令,关闭了画面,然后带着一副这就是你的工作了的神情,对孝弘说:

“确实,大多数人都和你一样困惑,但哈伊阿拉丝毕竟是评论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果随随便便反驳她的意见,肯定会招致尖刻的反击,搞得不好还有可能被逐出艺术界,所以没人敢反对。相反地,已经有评论家附和哈伊阿拉丝,从不定形艺术——就是你刚刚也提到的那个玩意儿——的角度来分析、赞美这幅画了。”

“这算什么?根本就是穿着新衣的国王嘛!”

孝弘脱口而出。对这种在各派系间见风使舵的事情,他已经不知道烦恼多少回了。

“比喻得很恰当啊,说不定哈伊阿拉丝真的只是在夸一件谁都看不见的衣服吧。无论如何,这幅画当初是医院转让给她的,现在她既然过世了,这幅画也就成了她的遗产。医院方面好像想趁这个机会把画买回来,说是要详细研究它为什么能够安抚患者的情绪。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是为数极少的得到著名评论家哈伊阿拉丝褒誉的作品,所以已经有夏威夷富商提出要以高价购买收藏了。听说那个富商是日本人,唉,这些日本人啊,真是把美感全都丢到19世纪去了,也不看看东西到底怎么样,只要听说有好的评价就拼命往自己的保险柜里塞……”

“您这话说得可真……”

“啊啊,对不起,我忘记你也是日本人了。”

被孝弘一提醒,亚伯拉罕有点尴尬,干咳了几声。

“所以你是要我告诉我那个同胞,这国王实际上根本没穿衣服?”

“当然不是啦。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话,那谁都可以去,反正哈伊阿拉丝女士已经死了,没必要再怕她的反驳了——你的工作远比这个重要得多。要你做的是找到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国王到底是真的没穿衣服,还是穿着一件谁也看不见的透明服装呢?”

“也就是说,要我找出这幅画的美妙之处?根本不可能!这幅画根本没有一点艺术价值。”

亚伯拉罕皱了一下眉头,随即又换上了原来的笑脸。

“要用心、用心、再用心。不要那么简单下结论。你要知道,人们将根据这一次的判定结果来确定这幅画是否具有亘古不变的价值,而且阿弗洛狄忒存在的目的之一,本来就是要积极接受充满挑战的鉴定委托——这可是管理委员会的结论。”

“哦……”孝弘懒懒地应了一声。

亚伯拉罕无聊地摇着身子,圆脸上浮现一条条皱纹。

“委员会认为有三种可能。一种是,这幅画确实是毫无价值的作品。”

“我同意。”

孝弘夸张地举起一只手,亚伯拉罕故意装作没有看见。

“第二种,这幅画平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挂在墙上的时候说不定就成了一种未知的精神安定剂。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可能,就是哈伊阿拉丝确实具有常人所不及的锐利眼光,能够从《童稚曲》中发现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异度时空中的、终极之美的秘密。”

“终极之……美?”

稻草人点点头,开始现学现卖他在委员会听到的东西。

“我们注意到,给这幅画极高评价的是两种人。一种是极具才华的美术评论家,另一种则是脑神经科的患者。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只有对美学理论有着最深研究并以此涤荡了自己灵魂的哈伊阿拉丝,和处在另一个极端上的、对美术理论全然无知的灵魂,才可以认识到这幅画的价值;反过来说,我们这些被现有美学体系洗脑的、一知半解的凡人完全无法理解这幅画的价值。在这之中,委员会尤其认为那些患者的反应更加引人注目。那些患者显然没有听说过所谓的技法、流派,有的甚至连‘美’这个词都不能很好地发音,但这幅画竟然可以震撼他们的心灵,那么这幅画所具有的内涵,应该就是艺术所能具有的真正、纯粹的力量。找到这个内涵,也就找到了美的核心——如果找到了美的核心,公司的股票也就会随之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