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人物 15(第3/9页)

在天气晴朗的下午,公园里有人放风筝。有时附近大使馆的阿拉伯人会在树下踢足球。周围总是有很多阿拉伯人,他们皮肤偏白,是真正的阿拉伯人,不是我们海岸那边有非洲血统的阿拉伯人。格洛斯特车站附近有一个报摊,出售各种阿拉伯语报纸和杂志。这里的阿拉伯人不全是有钱人,也不全是干净体面的。有时候我会看到一群衣着破烂的阿拉伯穷人蹲在公园的草地上,或者附近街道的人行道上。我以为他们是仆人,这已经够丢人的了。但是后来有一天,我看到一位带着奴隶出来的阿拉伯女士。

我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那个人。他戴着一顶小白帽,穿着纯白的长袍,这身打扮向所有路人宣告了他的身份。他拿着几袋从格洛斯特路的维特罗丝超市采购的货物。他走在女主人前面,和主人保持十步的规定距离。女主人身材肥胖——阿拉伯女人都喜欢自己身材丰满——脸上蒙着薄薄的黑纱,透过黑纱能看到她白皙的脸上蓝色的图案。她自鸣得意,你能看出,她很高兴身在伦敦,能在维特罗丝超市和其他家庭主妇一起进行这种时髦的采购。她以为我是阿拉伯人,从面纱后面看了我一眼,指望我带着赞赏和羡慕的表情回看她一眼。

提着购物袋的奴隶还很年轻,瘦瘦的,白皮肤,我猜他是在女主人家里出生的。他脸上露出茫然、温顺的表情。我还记得,在主人家出生的奴隶到了公众场合,只要和主人在一起,哪怕是做一些很简单的事情,也喜欢露出这样的表情。这小伙子故意装出购物袋让他不堪重负的样子,其实完全是做给路人看,吸引人注意他和他服侍的女主人。他也以为我是阿拉伯人,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他收起不堪重负的表情,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不满,也有好奇。那样子让人联想到想戏耍一番却被喝止的小狗。

我也要去维特罗丝超市,准备买瓶酒送给纳扎努丁。纳扎努丁没有丢掉对美酒佳肴的品位。他很乐意在这些方面给我些指点。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非洲喝葡萄牙酒,那里的白酒味道寡淡,红酒入口酸涩,而在伦敦,酒的品种如此丰盛,让我每天都乐此不疲。在纳扎努丁家吃晚饭的时候(也就是看电视之前,纳扎努丁每天晚上都会看几个小时电视),我把路遇白衣奴隶的事情说给他听。他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这是格洛斯特路上的新特色。有几周,他还注意到一个穿着邋遢的褐色衣服的人。

纳扎努丁说:“过去,要是让人发现你用单桅帆船运几个伙计到阿拉伯半岛,会引起轩然大波。现在这些人和其他人一样,有自己的护照和签证,一样通过入境处,鬼都不去管!

“对于阿拉伯人,我有些迷信的看法。阿拉伯人把宗教带给我们和全世界一半的人口,但我老是觉得,他们一旦离开阿拉伯半岛,就会给世界带来灾难。你只要想想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波斯、印度、非洲。想想这些地方的遭遇。现在轮到欧洲了。阿拉伯人把油运进来,把钱吸出去。运油进来是为了维持经济体系的运转,而把钱吸出去则会导致这个体系的崩溃。他们需要欧洲。他们需要欧洲的商品和房产,同时要给自己的钱财找一个安全的窝。他们自己的祖国一团糟。不过,他们是在毁自己的财路,是在杀鸡取卵。

“这样的人不少见。资金外流是全球性现象。大家把全世界搜刮得干干净净,就好像非洲人把自己的院子刮得干干净净一样,然后,他们想离开让他们挣足了钱的可怕的地方,想找个舒适太平的国家。我就是其中之一。还有韩国人、菲律宾人、香港人、台湾人、南非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南美人、阿根廷人、哥伦比亚人、委内瑞拉人、玻利维亚人,以及许许多多黑人——他们搜刮的地方你可能听都没听过,还有从其他许多地方来的中国人。所有这些人都在逃跑,他们害怕惹火烧身。你不要以为人们逃离的就只有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