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第5/8页)

老二深深的吸了口烟。“我不敢说!”

“这容易,打电话问一声就行了!”

“怎么?”老二现在仿佛把思索的责任完全交给了大哥,自己不再用一点心思。

“打电话找他,”瑞宣和善的说明:“他要是真死了或是没死,接电话的人必定能告诉你。”

“他要是没死呢?我还得跟他说话?”

“他若没死,接电话的人必说:请等一等。你就把电话挂上好啦。”

“对!”老二居然笑了一下,好象只要听从哥哥的话,天大的祸事都可以化为无有了似的。

“我去,还是你去?”老大问。

“一道去好不好?”老二这会儿不愿离开哥哥。在许多原因之中,有一个是他暂时还不愿教太太知道这回事。他现在才看清楚:对哥哥是可以无话不说的,对太太就不能不有时候闭上嘴。

附近只有一家有电话的人家。那是在葫芦肚里,门前有排得很整齐的四棵大柳树,院内有许多树木的牛宅。葫芦肚是相当空旷的。四围虽然有六七家人家,可没有一家的建筑与气势能稍稍减去门外的荒凉的。牛宅是唯一的体面宅院,但是它也无补于事,因为它既是在西北角上,而且又深深的被树木掩藏住——不知道的人很不易想到那片树木里还有人家。这所房与其说是宅院,还不如说是别墅或花园——虽然里边并没有精心培养着的奇花异草。

牛先生是著名的大学教授,学问好,而且心怀恬淡。虽然在这里已住了十二三年,可是他几乎跟邻居们全无来往。这也许是他的安分守己,无求于人的表示,也许是别人看他学识太深而不愿来“献丑”。瑞宣本来有机会和他交往,可是他——瑞宣——因不愿“献丑”而没去递过名片。瑞宣永远愿意从书本上钦佩著者的学问,而不肯去拜见著者——他觉得那有点近乎巴结人。

瑞丰常常上牛宅来借电话,瑞宣今天是从牛宅迁来以后第一次来到四株柳树底的大门里。

老二借电话,而请哥哥说话。电话叫通,蓝先生刚刚的出去。

“不过,事情不会就这么完了吧?”从牛宅出来,老二对大哥说。

“慢慢的看吧!”瑞宣不很带劲儿的回答。

“那不行吧?我看无论怎着,我得赶紧另找事,不能再到学校去;蓝小子看不见我,也许就忘了这件事!”“也许!”瑞宣看明白老二是胆小,不敢再到学校去,可是不好意思明说出来。真的,他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其中的最现成的恐怕就是:“这就是你前两天所崇拜的人物,原来不过如此!”或者:“凭你蓝东阳,冠晓荷,就会教日本人平平安安的统治北平?你们自己会为争一个糖豆而打得狗血喷头!”可是,他闭紧了嘴不说,他不愿在老二正很难过的时候去教训或讥讽,使老二更难堪。

“找什么事情呢?”老二嘟囔着。“不管怎样,这两天反正我得请假!”

瑞宣没再说什么。假若他要说,他一定是说:“你不到学校去,我可就得去了呢!”是的:他不能和老二都在家里蹲着,而使老人们看着心焦。他自从未参加那次游行,就没请假,没辞职,而好几天没到学校去。现在,他必须去了,因为老二也失去了位置。他很难过;他生平没作过这样忽然旷课,又忽然复职的事!学校里几时才能发薪,不晓得。管它发薪与否,占住这个位置至少会使老人们稍微安点心。他准知道:今天老二必不敢对家中任何人说道自己的丢脸与失业;但是,过了两三天,他必会打开嘴,向大家乞求同情。假若瑞宣自己也还不到学校去,老人们必会因可怜老二而责备老大。他真的不喜欢再到学校去,可是非去不可,他叹了口气。“怎么啦?”老二问。

“没什么!”老大低着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