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寻找吉米·比姆(第2/6页)



  我沿着林荫大道走出芝加哥大学的校园,又顺路来到哥伦比亚陈列馆,上一次的世界博览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在公众的印象中,那届博览会是在对现代工业文明成就的大肆吹嘘中开幕的,后来却在整座城市经济大萧条的艰难挣扎中收了场。它所留下的惟一纪念就是后来更名为菲尔德博物馆的艺术中心,现在它又被改名为“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了。在我开车经过这座已经破落的建筑时,发现那里已经搭起了高高的脚手架,许多工人正在忙着对它进行重新装修。今年五月份开幕的本届世界博览会还将在这里举行。

  我记得父亲曾经向我谈起过一八九三年在这里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他对那一次世界博览会的铺张浪费深恶痛绝,这也促使他成为一名激进的工会会员。在那次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会场“怀特城”中,充满中古神秘气息的古典建筑与风格怪异的现代建筑构造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虚幻景致,那些无所事事的有钱人从世界各地赶来,住在豪华的酒店里,对世界博览会品头论足。就在他们居住的豪华酒店的窗外,无数失去工作的人徘徊在热闹的街头,试图在毫无古典神秘气息和现代风格的公园中找到一处栖身之所。

  每天黄昏,在我驱车沿着高速公路赶回办公室的时候,总会向泻湖前面高高耸立着的脚手架望上一眼。那些风格奇特的现代化大厦已经初具规模了,不过离完全峻工还有一段时间。散布在湖区周围的这些高高低低的新型建筑试图向人们展现未来城市的美好蓝图。

  道维斯将军所大力倡导的,以“世纪飞跃”为主题的新一届世界博览会即将在这里举行,虽然现在还不是世纪百年庆典的时候,可谁又会真正在意这些呢?

  即将举行本届世界博览会的场地在一年之前还是一个贫民区。为了这次“世纪飞跃”的庆典,那些住在这里的失业者、无家可归者不得不另寻容身之处。也许世界博览会的举办能给他们这样的失业者带来一、两份工作,可是谁知道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呢?尽管世界博览会占用了湖区附近的贫民区,芝加哥全城的贫民区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那些贫民区。如果幸运的话,我也许能在那里找到吉米·比姆。对于我来说,这总比一个人呆在冷清的办公室里度周末要好得多。

  我首先去了大公园区,那里并不是真正的贫民区,不过有很多流浪汉在那里打发时间。由于警察们过分严密的监视,没有一个人敢在那里搭起简陋的棚屋。不过,他们还可以在那里随意活动,甚至露宿街头。因为监狱里并没有足够充裕的空间来容纳这么一大群人,所以警察们往往对他们不闻不问。

  我经由亚当斯旅馆和议会大厦来到了大公园区,向这里的流浪者们出示了吉米·比姆的照片。这里的流浪汉和林肯公园区的流浪汉一样,不肯接受在经济大萧条中倾家荡产的残酷现实,谁也不愿意搬到贫民区里去住。谁能想到这些蓬头垢面、衣衫槛楼的流浪汉曾经也是体体面面的中产阶级中的一员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曾经比我穿得还好呢!这些流浪汉很少开口向路人乞讨,他们总是靠做一些像扫雪这样的零活来勉强活命。一个老流浪汉告诉我,他把外面的大衣脱下来蒙住头,就是为了避免警察芒刺一样的目光。这可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周末上午啊!

  不过还是要感激这持续的低温降雪天气,现在他们又可以找到清除积雪的短工了。像那样一个拥有两件大衣的老流浪汉已经是这里的一个“富翁”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连一件大衣也没有。也许再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夜,明天早上能够安全醒过来的只有这个皮包骨的瘦弱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