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十九首)(第5/8页)

[5]白居易《醉歌 示妓人商玲珑》:“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这里说“休将”,乃否定语,反用诗意。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1]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2]夜纳凉摩诃池[3]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4]。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5]。水殿风来暗香满[6]。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7];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8],金波淡,玉绳低转[9]。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1]孟昶,五代时后蜀的末主,在位三十一年。

[2]《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徐匡璋纳女于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陈无己以夫人姓费,误也。”

[3]“摩诃”,梵语,有大、多、美好等义。摩诃池在孟蜀的宣华苑,今成都郊外昭觉寺,传是它的故址。

[4]当以东坡此序为正,原作不知是什么词牌,故有“岂洞仙歌令乎”之说。宋人所传孟昶《玉楼春》词,即系就东坡此篇改写者。若系原作,则东坡既抄袭了,又讳言其所出,这当然是不会有的。其他的传说,如少年遇美人,以此叙自晦等等,恐皆不可信。

[5]《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6]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荷开水殿香。”王昌龄《西宫夜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李白《口号吴王美人半醉》:“风动荷花水殿香。”

[7]杜甫《玩月呈汉中王》:“关山同一点。”

[8]《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杜甫《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9]“金波”,金色的波浪,指月光。“玉绳”,星名,在斗杓之北。《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天门”十一:“月穆穆以金波。”(《初学记》卷一引作“月移彩以金波”。)《文选.西京赋》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玉衡北两星为玉绳。”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金波丽 鹊,玉绳低建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1]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2]赤壁[3]。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5]当年,小乔[6]初嫁了,雄姿英发[7]。羽扇纶巾[8]谈笑间,樯橹[9]灰飞烟灭。故国神游[10],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1],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2]。

[1]唐白居易有《浪淘沙》词。

[2]《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授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郎”亦是尊称。

[3]作者所游的赤壁在黄州城外,也称赤鼻矶,与三国时赤壁之战云在嘉鱼县者不同,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有较详的辨证;但词人吊古,每借以咏怀,即地望稍误,正不必以词害意,且着“人道是”三字,见得当时人有这样的说法。作者《与范子丰书》:“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本未作决定。

[4]形容浪花。李煜《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

[5]“公瑾”,周瑜字。

[6]“小乔”,乔是姓,史作桥。《周瑜传》:“时得桥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注引《江表传》:“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7]《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载孙权和陆逊评论当时人物时,说吕蒙“言议英发”不及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