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5页)

上班后,李红旗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仿佛被掏空了似的,找不到着落。左安怕李红旗情绪不好,影响开车,就临时让他歇一下。李红旗说没事,也许拿上方向盘,心里才踏实些呢。

确实是这样,当李红旗将方向盘握在手里的时候,心一下子静了下来……

湖东县人大、政协两会即将召开。本来这两会,应该在三月初就要开的。可是湖东出了意外,一是梁天超出事了;二是政协副主席的两个人选迟迟定不下来。胡子夫是没有争议的,章达有争议,主要是朴格说有人反映章达有经济问题。本来上次会议以后,纪委已经着手开始调查。可是随着朴格自己被人划了几刀,这事就耽搁了。可是,再耽搁,两会还得要开,不能老是拖着。拖很了,老百姓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连两会都开不成了,还了得?

宗荣县长也很急,人代会上,她的县长还要经过一次等额选举,获得正式任命。问题当然不会出现,可是,老是这么拖着,人家还真以为有问题了呢。

常委会上,宗荣首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她问朴格:“章达同志的问题查了没有?到底是什么情况?”

“没全部查。”朴格道:“刚查了一些,因为我的事,停了。我正要汇报这事呢。就目前查的情况看,有问题,但没发现重大问题。”

宗荣把眼光朝程杰之和叶能文两个人看了看,然后说:“既然没重大问题,我看是不是就按组织部门以前的提名来办理?”

程杰之点点头。

叶能文喝了口水,“我看这样吧,章达同志既然有一定的问题,还是不要作为提名人选好。现在的委员们认真得很,到时再出难堪,还不如现在就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县直机关和乡镇符合条件的人选不少,是不是在这些人当中再提名一个?像清溪的光大帅,还有建设的徐延高,都是合适的嘛。不必要非在一棵树上吊死,是吧?”

……一片静寂。

叶能文又补充道:“这两个同志,好像都已经在县级干部的后备名单中,这就好办嘛。不必要再搞民主测评了,直接上报。批复后,我们的两会不就能顺利地召开了?”

组织部长徐成插话道:“光大帅和徐延高都是去年后备县干推荐中推荐出来的人选,市委也批准了。”

程杰之知道,这会儿该他说话了。这个话题是宗荣提出来的,她只有最后才能定夺。现在,她是不会说话的。这是开会的艺术,特别是常委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是很有讲究的。该说不说,你无法表达你的想法;不该说的说了,你等于充当了炮灰。表达想法是常委的权利,当了炮灰,可就是政治上的幼稚了。

“我觉得能文同志这个提议很好。湖东最近以来,形势十分不令人乐观。出了很多事,老百姓和各级都有议论。这个时期,领导干部在决策问题时,就更应该慎重再慎重。尤其是政协副主席提名这样重大事件。对于刚才提到的两个同志,我想还是光大帅同志稍好些。两个提名,一个县直,一个基层,也体现了对基层工作同志的关心与爱护嘛。大家再考虑考虑,酝酿酝酿。”程杰之边说着边将手机拿出来,看了眼手机,“应该定下来了,不能再拖哪。”

程杰之这么一说,其实是给定了个调子,很快其它同志都发表意见了,大部分都是同意光大帅的。但也有两三个人倾向于徐延高。相比起来,有点势均力敌的架势了。

大家都发言后,宗荣稍稍看了下笔记本,“都发表了意见吧?我也来说说。这两个同志,应该说都很不错。政治素质过硬,领导能力强,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了多年。群众反映也是很好的。刚才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在两个人中选择谁,争议还是有的。这样吧,我提议一下,实行无记名表决。如果大家没意见,就请徐部长马上安排一下,立即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