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5页)

程杰之愣了一下,接着道:“我看这办法可行。”

票很快投好了,现场统计,结果徐延高比光大帅多一票。这个结果与刚才发言的结果恰恰相反。可见说出来的话,与心里想的,往往是不一致的。说的时候,可能碍于某些人的面子,把想说的咽了,把不想说的讲了。而投票则不一样,反正是无记名,投谁了,只知道结果,却无法知道是谁投的。何况即使知道,也搞不清楚具体是哪一个人。方法不同,心态不同,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宗荣宣布了结果。程杰之看起来心情也不错。徐延高跟他走得也很近,这样的人上去,也不是坏事。而且,就是刚才结果基本知晓的那一刻,程杰之忽然想到了下一步应该安排谁到建设去?建设在县直机关中是个好单位,谁都想去,可也不是谁都能去。越是好的单位,人事越复杂,一般的人是驾驭不了的。程杰之在脑子里迅速地过了一遍,很快选定了一个人选:黄花乡的书记屠大河。

前两天,屠大河还到家里去找过程杰之书记,说自己在黄花呆了整整十一年了,连书记都干了六年了。就是轮流,也该动他了。程杰之问他想往哪动?位子都是满的,叫谁让?屠大河说不行到县直哪个好一点的单位,当党组书记也成。反正乡镇不能再呆了,再呆,胃也喝坏了,脾气也糟透了,连老婆孩子都懒得再亲近了。这不,位子出来了。而且,这位子适合屠大河。

当然,这还得等到政协会后,不过,未雨绸缪,先考虑总不坏啊。这几天,他想尽快找个合适的时机,与宗荣通个气,免得她到临时又提出别的人选来。他知道,宗荣现在是必须低调的。虽然是等额选举,可也不能万无一失。真要出了点事,不选你宗荣,你也没办法。民主嘛,民主就是尊重代表的意愿。既然是尊重代表的意思,代表就有可能选别人。真要出了这洋相,哪怕你最后还是当选了,往后你在湖东的威信,也自然地下降了。那还能让人服?不能啦!

程杰之想着会心地笑了下。

叶能文副书记刚刚从外面进来。刚才,就在程杰之愣着想屠大河的事情的时候,叶能文拿着手机出去了。

到了走廊上,叶能文打开手机,是徐延高的短信,感谢叶能文副书记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使他获得了提名。叶能文心想,我还没跟你说呢,就有人先说了。可见这真是个信息时代,决议传播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律所约束的程度。他只是回了三个字:好好干。然后,叶能文副书记蹲下身来,看走廊上的花草。县委办的绿化用盆景和花草,都是由园林公司定期更换的。这面前的几盆,看来都是才换过来的。茉莉打了朵儿了,清香;晚开的兰花,把冬天的美带到了四月。一切都是人为的迹象,仿佛整个大自然是人造的一般。

叶能文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稍稍地落了落。上次香港之行后,虽然他并没有把上套子的事告诉徐延高,可是他觉得徐延高他们一定知道了些什么。上个月,孟查理还打电话给他,问他余下的那些钱怎么办?他在电话里发了火,说再来催,他就报案了。可不?他这一发火,还真见效了。一个月了,孟查理再没烦过他。他们毕竟是做着亏心事的,你要真的硬起来,真的去报案,他还是有所恐惧的。他们要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受骗上当者,他们要的是更多的后来者。

但是,叶能文总感觉到需要给徐延高一点安慰。什么安慰呢?

钱,对于一个建设局长来说,没有意思了。其它的,也不好弄。叶能文这样一个县委副书记,最能弄的,其实就是位子。而徐延高最需要的,也正是位子。叶能文一直盘算着,给徐延高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他没想到今天居然这么顺当地就来了,而且这么顺当地就通过了。事实上,这通过是一种斗争的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