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文艺女青年(第6/25页)

在网上看影评,很多年轻人都说喜欢这部电影,并且认为它很酷。虽然我也能理解大家所谓的酷是指什么,但是如果我没有看到最后那场比赛中,埃米纳姆把话筒扔掉的一瞬间,没有告诉大家“我对谁输谁赢我他妈的根本不在乎、我不在乎这场比赛”,没有在走出赛场的时候跟他的那群哥们告别,坦坦荡荡地说我要回工厂去上晚班,我就不会认为这个叫做埃米纳姆的孩子真的很酷。

这让我想起了好久以前看的另一部电影《猜火车》,在看完《八英里》之后,我又把《猜火车》翻出来看了一遍,仿佛要彻底重温一下青春的愤怒,也重温一下某一个清晨或者某一个夜晚,你突然从一场大梦中醒来,挥刀斩断过去的那一瞬。那一瞬,伊万·麦克雷格的笑容,纯真而灿烂。那一瞬,埃米纳姆离去的背影格外坚定。

白人的高尚住宅区和黑人的贫民窟相差只有八英里,天堂和地狱之间却有一道鸿沟有的人一生也无法超越,埃米纳姆问他的伙伴,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说“FUCK”?电影中这个以黑人方式成长起来的白人男孩正在开始真正反思他走过的人生之路。在泥沼中生存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你从来不知道你已经变身为一只老鼠,而为自己找各种理由继续如此活下去。你不知道你身上带着枷锁,你以为你吸毒,用海洛因去麻醉自己就可以看不到这个生命中沉重的空虚,你以为你不去追求一切物质的东西,你咒骂所有你看不惯的东西,就能够得到解脱,就可以得到自由。但是事实是,你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一个。

我们为什么总是在说“操”?埃米纳姆的伙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觉得这个问题十分的无聊,于是就继续去过他们的日子,混在著名的黑人区,吹牛、嘲笑一切,有无数的梦想,却从不开始真正地干事。每个曾经愤怒的青年都曾经有这样的一帮铁血朋友,对于麦克雷格所扮演的马克来说,他的朋友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他们处在一起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们同样是混蛋,是因为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自己并不是那么渺小和卑微,不会觉得生命那么无聊。

我们读过多少歌颂青春伟大、友谊万岁的文字?我们曾经被教育过多少次,无论怎样,不背叛和离弃朋友是一种美德?但是时过境迁,我们知道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那被粉饰的青春不过是满纸的谎话,我们的朋友曾经嘲笑过我们,曾经和我们竞争,不断地惹麻烦来让我们收拾残局,他们要么是找你唠唠叨叨,把他自己的事情反复说上一百遍,要么在你开枪伤到自己的时候还要把你的事情当笑料四处传唱,要么是自私自利地把你的电视机卖掉换炸鸡吃。他们和你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愤怒,但是他们除了愤怒和咒骂以外,他们什么也不做。

一切都在于选择,我们在学习真诚的时候,也在学习背叛,一个人如果永远不能背叛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有明天,他就只能活在过去。我常常在我的身边、在网上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有满腔的怒火,他们有的人已经老了,但是他们除了抱怨和咒骂,一无所获,我想这就是埃米纳姆的朋友们,也是麦克雷格的朋友,无论他们咒骂的姿势是多么神气,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是多么不屑于世俗的禁锢,但实际上,扒了愤怒的这层皮囊,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无是处。如果他们还年轻,那么他们还有本钱,咒骂的姿势至少还可以好看一些,一旦等到他们老了的时候,他们肥胖的肚腩就再也掩饰不住他们的骨子里是个失败者。

愤怒依旧在,但我选择冷静,我想这就是埃米纳姆最后想要表达的自己。他依然对这个社会不满,依然想骂就骂,但是他不再拒绝去加夜班,当工头问你怎么在工作的时候泡妞,他会说,我保证下次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毕竟,愤怒不可能换来白花花的美元来让他出唱片,要想得到梦想,就只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