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贵权有种(第2/9页)

沙老太一听老姐姐这么说,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哪敢啊,你儿子是有大出息的人。他叫我沙姨娘已经委屈他了。”说什么她也不肯认姜松岩做干儿子,不过两家的交往倒是更加频繁,老姐妹之间互相帮衬记挂,感情更深厚了。

姜松岩上了大学后,沙老太干脆将她的老姐姐接到了家里,照顾得比亲姐姐还好。姜松岩母亲有小学文化的底子,这在农村很难得,加上她教子有方,沙老太的小女儿沾了光,在她的盘弄下成绩拔尖,考到了县中学。这么一来沙老太对老姐姐更敬重了,觉得她真是给自己带来好运的贵人。

姜松岩大学毕业后,工作分配在平江市环保局,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台12的三洋黑白电视机送到沙老太家里。沙老太听说姜松岩要将母亲接到市里去,饭一口吃不下去不说,眼睛也红红的。姜松岩的母亲也舍不得离开,只口口声声地说,要走就一起走,享福吃苦一根绳子上拴着。

这次没走成,就没有了机会。接下来姜松岩结婚生孩子,夫妻俩工作都忙,孩子断了奶送到乡下,由两个老人带着,一直到入学年龄才接回平江市。

姜松岩到泊州后有了一大套房子,他和苏可可两次到乡下接老人,让她们一起去泊州享福,她们都不愿意随他走。沙老太对姜松岩说:“在乡下我们是自己的负担,到了泊州就是你的负担。你还是一心放工作上吧!”

到姜松岩母亲在乡下病倒,非去泊州治疗不可的时候,她们才坐着120救护车到了泊州。沙老太要在医院里陪护姜松岩母亲,可看到医院里有医生护士将市委书记的母亲照顾得跟亲娘一样,她是一个明显多余无用的人,就悄然地离开了。

母亲去世时,身为市委书记的姜松岩不想操办丧事,怕产生不好影响。他只为母亲在殡仪馆举行了极为简单的告别仪式,也就等不及沙老太的到来。

事后赶到泊州的沙老太,抚着姜松岩母亲的骨灰盒哭了一场,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回去了,姜松岩怎么挽留她也没用。

姜松岩想想,这些年沙老太说她和自己母亲是相依为命,互相照顾。而他和母亲都知道,人家是在姜家最困难的时候照顾和接济他们,是大恩,是大德。

姜松岩心里对沙老太是充满感激的,也要求自己终生铭记不忘。他家孤儿寡母本来就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沙老太俨然已经是他们母子的亲人,是家庭的一员,是他母亲的姐妹。但在母亲丧事的安排上又没有顾及到沙老太的情感,她好像生了他的气,躲着他似的。打这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沙老太。

姜松岩在离开泊州去北京工作以前,和苏可可专门去了一趟乡下,准备留些钱给沙老太将老房子翻建一下。但沙老太已经不在乡下住,去向不明。

2

姜松岩母亲去世以后沙老太遭遇了很多周折,许多事都不合她的心愿。

她将大女儿嫁了城里轻工机械厂的一个车间副主任,小女儿考上大学这样的好事都记在老姐姐身上,觉得是她和她那有出息的儿子给沙家带来了运气。而老姐姐刚一离开她到了泊州儿子那里,她的噩运就来了,摊上了层出不穷的不顺心事情。

先是大女儿和丈夫感情不和。大女婿所在的工厂不景气,工人都下了岗。大女儿成天在沙老太面前抱怨嫁错了人,夫妻俩纠纷不断,在家里三天两头地上演全武行,摔锅掼碗是常事,离婚都闹了几十次。沙老太知道问题出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她为人刻薄,将钱看得很重。沙老太怎么说也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

小女儿的工作和婚姻其实也不合沙老太的心愿。她想,要是姜松岩母亲在世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她们会经常交心,开解这些家务事,她会帮着说服小女儿。沙红霞也很听姜松岩母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