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贵权有种(第3/9页)

沙红霞在南京气象学院读书期间谈了对象,男朋友柯易平是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工程系的。沙老太不反对这门亲事,因为柯易平是外省的,她有话在先,毕业后必须双双回A省。

沙红霞不会不明白母亲的心思,回A省是想他们到泊州工作,姜松岩是那里的市委书记。当年那个清秀上进的少年,如今已是一方父母官,以他们的亲情关系,不会不帮他们。

毕业后沙红霞和柯易平一个也没有回A省。他们在柯易平的老家,一个沙老太一点儿也不喜欢的省城落了户。沙老太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大女儿自己不顺心,对别人也不顺气,讥笑母亲几十年做的是无用功,心机用尽只落得个血本无还。虽然没有上过大学,觉得自己比不上妹妹前程好,也还算胡乱看了点儿书的,竟然生吞活剥来一句《红楼梦》里的话,对着母亲长叹:“机关算尽太聪明,竟误了卿卿性命。”

沙老太被女儿说中了,果然大病一场,卧床两个多月,差点儿送了性命。病好没几天,她又遇到姜松岩母亲去世这件雪上加霜的事。

她在泊州抚着姜松岩母亲的骨灰盒哭老姐姐时,是非常悲痛的。一是伤心,几十年相伴,姐妹情深;二是灰心,姜松岩对母亲丧事的处理,让她感到当官的人,心是又冷又硬的。最后明白一个道理,人一走茶就凉,谁也靠不上,姜家与沙家原本就是非亲非故!

老姐姐去世,小女儿嫁到外省,沙老太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她的原本要依附姜松岩的念想,也可以说是理想,都破灭了。心灰意冷的沙老太在大女儿闹离婚要上法院时,决定离开平江,眼不看心不烦,住到小女儿那里去。那时候正好沙红霞怀孕需要人伺候,她宁愿去当不拿工资的保姆。

临走时沙老太怨气冲天地对大女儿说:“你就当我死了,你离了婚一个人在这里做孤鬼。你也不要告诉别人我去了哪里,包括姜家没有死的人。我这辈子不会再和他们有什么来往。”

沙老太尽管和沙红霞、柯易平他们为没有去泊州工作闹得不可开交,但从心里还是喜欢他们两个的。毕竟他们都是读了大学,有文化的人。她留意过,大女婿在外人面前对老婆指三划四的,在家里却是奴才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一类男人。小女婿在她面前,对沙红霞恩爱有加,照顾得细微入至,什么事情都抢着去做;但平时在家里,照沙红霞的说法,他是油瓶倒了也不扶的懒汉一个。

柯易平第一次到他们家来,见未来的丈母娘,也见准大姨子和连襟。沙老太做的家宴当中有一道黄豆焖猪蹄。她交代大女婿和柯易平,由他们负责将猪蹄上残留的毛拔干净。柯易平的准连襟拿个镊子比划两下就不耐烦地扔下跑开去,说吃不成也不干这等麻烦事。柯易平则不声不响地将猪蹄上的毛处理得干干净净的,还端到厨房里给沙老太。

沙老太知道,不是小女儿的男朋友有耐心、有本事,而是他会投机取巧。她窥见他拿出行李包的剃须刀,避着人三下五除二地将毛刮了个一干二净。

沙老太没有不高兴,相反地还窃喜。在她看来,这个有文化的未来小女婿会动脑筋,有心机,会做别人不会的表面文章,将来是个当官的好料子。

沙红霞和柯易平不听话已经是陈年往事,她不想再计较了。都说倚着大树好乘凉,姜松岩在泊州市也没有扎万年根,说调走就调走了。老话说“树倒猢狲散”,也说不定他们到泊州就是好事。

到沙红霞那里去住时,沙老太有雄心壮志,她要帮助小女儿相夫教子。她想她受老姐姐数十年的耳濡目染,不信就培养不出一个有出息的女婿来。

3

柯易平是个农民子弟,分配到省城这件事,在老家乡下的亲朋看来是个非常长脸面的事。做村支书的父亲认为,大学毕业能分到北京工作,那是第一好,前途无量;其次是分到省城,那也是大出息;分到老家是最不济的。他要求儿子一定要在学校里入党。